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3016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完美人格.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那种美好的文化精神和理念,接受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标准,而逐步达到完美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人格的完美。一、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良好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1)学生要会朗读,要会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

2、,抓住主要内容;(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注、批、划”,边读边想,品味鉴赏等。并坚持写读书笔记,摘录一些佳句名段等,作好语言的积累。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审美能力等。其次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字词教学中,应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要学会利用字典、词典等常用工具书寻找答案,不能偷懒蒙混过关。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规范地掌握字、词的读与写,还学会了根据词的定义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教

3、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教给他们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去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 、有趣味的的点点滴滴,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述自己观察所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也培养了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会不断培养他们自律、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等好品质,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提升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等,他们的好习惯就逐渐形成了,同时完美人格也就得到了发展。二、在课文内容的挖掘中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

4、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因此,它是特别适合学生享用的文化大餐,它能给学生全面的营养。不过,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在语文教材中,人格教育的有关内容是零星地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之中的。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首先将这些潜在的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到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只有找到这个点,渗透才能顺利实现。重视作者的人格教育因素。教材有不少的篇目反映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他们的事迹、精彩的论述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最适合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理想教育。讲课时,可适时拓展、介绍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如刘禹锡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遭遇困境时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和洗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思想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有远大的理想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

6、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关专家也指出,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学会了思考与分析;通过倾听别人发言,学会了尊重与信任;通过发言交流,学会了勾通与理解;通过合作,学会了竞争与共处;通过探究,学会了体验与反思。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长城专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你赞同秦始皇修长城的做法吗?”这个问题,然后把观点相同的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在班上讨论、交流,只见他们各抒己见,激情澎湃,气氛热烈,兴趣盎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能力,也锻炼了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而合作精神是一种值得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完美人格的具体体现。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充分引导挖掘作品的意蕴美、意象美和色彩美,进而在美的情操下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促进学生在人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情感的理性化、纯洁化、高尚化,塑造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净化心灵,完美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