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295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化脓性脑膜炎概述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病因本病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菌有: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三个方面:感染、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但不同年龄的小儿临床表现差异很大。l.儿童期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有惊厥、昏迷。查体可有神

2、志改变及脑膜刺激征阳性。2.婴儿期 常先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或吐泻等消化道症状,继以嗜睡、烦躁、易激惹、尖叫、眼神发直、呕吐,常见惊厥。查体前囟饱满、布氏征阳性。3、新生儿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非特异性的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升高或不升、少动、哭声弱、拒乳、呕吐、黄疸、呼吸不规则等症状,前囟膨隆出现较晚。4、并发症: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脓肿等。如化脑经正规治疗不见好转,或脑脊液好转时又出现发热、烦躁、呕吐及惊厥、前囟膨隆、颅缝裂开、破壶音阳性等应疑有硬膜下积液。如病情危重、惊厥频繁、呼吸衰竭,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脑脊液培养出少见细菌等,应考虑脑室管膜炎。(二)实验室检查1、周围血象

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2、脑脊液检查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呈化脓性:白细胞达数百至数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定量检查降低,蛋白增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者诊断意义更大。 3、细菌检查(1)脑脊液涂片 离心沉淀物涂片及染色找细菌。(2)脑脊液培养 快速病原学检测。4、酶谱测定 脑脊液乳酸脱氢酸酶(LDH)、乳酸CRP及TNF测定与明显升高。无需常规检查。(三)辅助检查1、头颅“B”超。2、头颅CT 无确诊意义,可协助鉴别诊断或检查并发症、后遗症诊断标准1、许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化脑相似,因而不可能仅从症状、一般体征来诊断化脑。必须重视神经、前囟紧张度,对可疑者应早作腰穿检查脑脊

4、液进一步确诊。2、即刻进行腰穿的禁忌证。(1)颅内压增高征明显;(2)严重心肺功能受累和休克;(3)腰穿部位皮肤感染。3、对颅内压增高的病儿须进行腰穿时,可先静脉注射甘露醇,减低颅内压后30分钟再行腰穿,以防发生脑疝。鉴别诊断1、病毒性脑炎 除有一般脑 炎征候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可自0数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蛋白质含量多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2、结核性脑膜炎 多数起病较缓(婴儿也有急性起病者),常有结核接触史和肺部等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500个,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可有短时期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涂片无化脓性细茵可见,

5、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进一步证实。3、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该类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流行性,用于我国法定传染病,需及时诊治并采取预防措施。本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生,且皮肤多有出血点或淤斑,必须依靠细菌学检查肯定诊断。4、Mollaret脑膜炎 病因不明,反复多次发生的无菌性或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可找到Mollaret细胞,无阳性细菌学检测结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应与复发性脑膜炎鉴别。治疗原则1、抗生素(1)种类: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为选用抗菌作用强、易透过血一脑屏障、毒副作用低的抗生素。根据不同病原、病情、病人经济情况可分别选用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等。(2)剂量 青霉素钠盐

6、每日80-100万Ukg,头孢三嗪每日100mgkg,青霉素总量每日不超过1200万U。其余不超过成人最小量。(3)给药方法 间歇高浓度静脉给药(应用青霉素时浓度不能太高,速度不能太快),治疗过程中不减量。用药期间注意毒副作用。(4)疗程及停药指征 症状消失,热退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少于20106L,均为单核细胞。蛋白质及糖均恢复正常。一般推荐疗程根据致病菌结果而定。2、肾上腺皮质激素原则为早期、大量、短程。可用地塞米松每日0.6mgkg,静脉注射,连用47天。3、控制颅内高压用20甘露醇每次lgkg,必要时4-6小时一次。及时处理中枢性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4、对症处理 退热、止惊、纠正电解

7、质、酸碱平衡失调。5、病灶处理 硬膜下引流、脑室引流、或其他病灶清除术。 6、康复治疗 理疗、功能锻炼。预防1、平时应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注意保暖,多见阳光,多吸新鲜空气,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少与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尽量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2、新生儿应注重围产期保健。3、流脑已有特异疫苗,流感杆菌疫苗已在国内应用,可以起预防作用。二、病毒性脑炎概述病毒性脑炎(viral meningitis encephalitis)是指由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的病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种类较多,各类病毒毒力、传播途径、患儿年龄、免疫力等差异,导致临床

8、表现及预后差异。病因常见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有疱疹病毒(单纯疱疹I、)、肠道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流行病学史1、对虫媒病毒性脑炎而言,传染源是受病毒感染的脊椎动物和鸟类,包括人在内。传播途径是蚊子或蜱叮咬传播。2、其他引起脑炎的病毒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发生于HSV感染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或婴儿;儿童也可经其他途径感染此病毒而发生脑炎。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各种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病毒感染后以脑部症状为主,有些则在全身性感染基础上发生脑部症状。1、前驱期症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部分患者体温正常)、流涎、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2、神经精神症状:表

9、现为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惊厥等,也可因受损部位不同表现为单瘫、偏瘫、舞蹈样动作、面瘫、共济失调等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患儿可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幻听、幻视、猜疑等精神障碍。3、伴随症状如流行性腮腺炎可伴腮腺肿大(也可在腮腺肿大后发生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口唇、皮肤等出现疱疹。(二)分型1、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a.脑炎型 b.脑膜型 c.脑膜脑炎型2、根据临床显著表现不同分为:a精神型 b脑瘤型 c癫痫型 d.局灶型:脑干脑炎、小脑炎 e.昏迷型3、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型。(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 多数压力增高,外观清亮,偶微浊,细胞数在0500106L(0-500mm3),早

10、期以单核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部分病人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2、病原学诊断脑脊液病毒检测(发病早期):(四)辅助检查1、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也可见到尖波、棘波、尖棘波等。但缺乏特异性,对诊断无直接的帮助。2、影像学改变主要可显示弥漫性脑水肿改变、限局性低密度影等。主要目的是确定排除其它疾病。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上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1、结核性脑膜炎 多数起病较缓(婴儿也有急性起病者),常有结核接触史和肺部等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500个,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可有短时期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蛋

11、白含量增高;涂片无化脓性细茵可见,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进一步证实。2、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该类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流行性,用于我国法定传染病,需及时诊治并采取预防措施。本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生,且皮肤多有出血点或淤斑,必须依靠细菌学检查肯定诊断。3、Mollaret脑膜炎 病因不明,反复多次发生的无菌性或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可找到Mollaret细胞,无阳性细菌学检测结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应与复发性脑膜炎鉴别。4、另外本病须与脑脓肿、急性脑病如瑞氏综合征等相鉴别。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注意防止褥疮发生,保证充足的营养。2、抗病毒治疗:(1)对DNA病毒引

12、起的脑炎可用更昔洛韦,剂量5mgkg次,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7-14天;阿昔洛韦,剂量5mgkg次,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也可用阿糖腺苷,剂量每日5-15mgkg(浓度不超过70mgL),连续710天。(2)三氮唑核苷:每日10mgkg。静脉滴入,疗程7-10天。(3)其他:如转移因子、干扰素可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3、对症处理:(l)控制脑水肿和颅高压 限制液体入量 过度通气 静脉注射脱水剂:20甘露醇0.5-l.0gkg次,静脉滴入4-8小一次。地塞米松0.250.5mgkg静脉滴入(根据病情选择)。(2)控制惊厥、退热、保证呼吸道通畅等(3)合并心肌炎、肺炎等应及时处

13、理,如脑干脑炎自主呼吸消失,应机械通气。4、其他治疗:营养脑细胞,FDP、ATP、丙球5、恢复期:康复治疗预防及预后1、目前我国使用的乙脑疫苗预防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2、消灭蚊虫、防止被蚊虫叮咬是预防的重要办法。3、注意妊娠妇女的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以加强新生儿预防。4、脑炎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数可恢复,仅少数留有癫痫、视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智能迟缓等后遗症。三、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概述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ute cerebellar ataxia)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小脑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预后好。需要与较严重的疾病相鉴别。病因1尚不完全清楚,没有家庭遗传倾向。2、

14、大多数患儿病前有感染史。3、有报道疫苗接种后发生本病病历。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l、急性发病病前健康,少数患儿2-3周前有前驱症状,少数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发病。2、小脑共济失调:轻症者以躯干及下肢症状为主。步态不稳,易跌倒,取物时上肢震颤,言语呐吃。严重者强迫卧床,不能说话及进食。检查呈醉酒步态,眼球震颤,共济试验阳性,轮替运动不能,肌张力下降,肌力正常。一般无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步态障碍、眼震和眼球异常运动为本病的三大症状。3、本病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12周症状消失,极少数有某些后遗症。4、某些病例可合并有脑干症状及颅压高表现。(二)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多数正常,约14患者可

15、有淋巴细胞轻度增加及后期蛋白质增加。若合并病毒,支原体的颅内感染,则有相应的脑背液改变及病原学检查所见。(三)辅助检查1、脑电图多为正常,少数慢波增加。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正常。诊断标准1、急性发病,可有前驱病毒感染;2、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的其他症状少见,全身症状不重;3、脑脊液正常或轻度细胞增多;4、无占位病变症候,无代谢或中毒性疾病;5、经过良好。鉴别诊断1、特异性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2、药物中毒引起的共济失调见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过量。根据病史和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可助诊断,停用该药则症状消失;3、先天性代谢异常引起的共济失调反复发生,可根据家庭史、代谢特点、智力低下等诊断。4、后颅凹占位病变,可根据影像学检查、颅内压增高等症状进行鉴别;5、遗传性显性共济失调也可能反复发生急性症状,可根据家庭史、病程经过等鉴别;6、感染性多神经根炎或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