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82269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四“性”提高课堂时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住四“性” 提高课堂时效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教师对其要进行调控,使课堂效率更进一步提高。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小组学习组合一般都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且长期固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不管是红是

2、白,都是他们说了算,而大部分中差生只有听话的份,真正成了小组内的 “一言堂”,这样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容不得别人的观点。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觉得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使课堂效率提高。

3、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

4、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

5、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

6、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

7、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 既要做

8、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3、时机要得当。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在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