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1957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螳螂捕蝉四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学情分析: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

2、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教学目标: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

3、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学习课文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

4、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练读第3节。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三、布置作业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板书设计:蝉蟑螂黄雀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少年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