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07994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绍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关键阶段,也是越城区奋力提升产业、城市、文化、生态、创新、开放、营商环境、基层治理首位度,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为绍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增强越城区“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创新赋能、城市能级跃升、生活品质改善、治理体系重塑等重点任务的财力保障,加快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根据区

2、委区政府和省市财政部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政策要求,组织编制绍兴市越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本规划的区域范围为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十三五”财政发展成就(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越城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7亿元,收入规模是2015年的3.59倍,年均增长达29.1%。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分别突破578亿元、680亿元、566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4.3倍、3.2倍、4.8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优质税

3、源。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入选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越海百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为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奠定基础。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的财税联动机制,围绕着区域范围内税收征管、企业政策兑现审核等涉税事项,与税务部门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厘清税源企业底数,做好财政收入形势的预判分析。积极推行“互联网+非税缴费”模式,加强财政票据监管,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十三五”期间,实现非税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41.4%。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十三五”期间共获得中央、省、市级补助资金75亿元,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

4、期间,在经济总量增长、财政收入规模扩大背景下,越城区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越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总量254亿元,年均增长35.8%。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十三区”期间累计民生支出超过196亿元,主要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如2020年民生支出达到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5%,其中教育支出16.8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8亿元、医疗卫生健康支出9.56亿元。积极争取资金,助力滨海新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越城区人民医院、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运河文化园、学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乡村振兴”支出规模,积极发挥财政在农业农村治理中

5、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先后建成水稻产业提升、菜篮子基地、富盛农业特色园、抹茶小镇景观带等农村公益项目,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如2020年“三农”财政资金投入2.59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三)强化“两战”赢政策保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挥财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赢的政策保障作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累计下达疫情防控经费1.42亿元;及时落实稳企助企惠企政策,获得中央“两直”资金2.26亿元,建立“1+9”政

6、策工作专班,提速兑现惠企政策资金共计7.65亿元,发放企业纾困补助资金1.3亿元,惠及790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税30亿元、降费18.5亿元,为1120家承租户减免房租0.21亿元。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采取财政贴息方式落实央行再贷款政策,先后为28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350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获得再贷款9.95亿元,安排财政贴息资金0.49亿元。积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集聚人才资源。“十三五”期间,共落实人才补助资金2.45亿元。其中,2020年拨付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资助资金0.51亿元,兑现人才房票资金0.32

7、亿元,其他人才资金0.31亿元。积极培育医疗器械产业,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出口信保等外贸行业,培育发展新业态。2020年安排财政资金0.4亿元用于扶持越城区医疗器械综合体建设,拨付外贸扶持资金1.05亿元,发放消费券0.85亿元支持扩大内需消费。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马山闸强排、新三江闸河道拓浚、文渊路南延一期二期、越城区育才小学等多个基础设施PPP项目有序推进;出台绍兴市越城区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设立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绍兴市韦豪股权投资基金、越城区盈越科创股权投资基金、越城区盈实产业基金等,助推我区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四)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

8、理,优化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出台绍兴市越城区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绍兴市越城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做到事前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全覆盖。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共审核项目652只,涉及财政资金75.18亿元。组织开展部门绩效自评项目1130只,并按不低于10%的比例随机抽取30只项目对自评结果开展绩效再评价。对锡麟中学易地新建工程项目、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进行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3.3亿元。围绕着便民服务创新举措,推进财政数字化改革。全区非税收入执收单位财政电子票据开通全覆盖、预算单位国库集中

9、支付电子化改革全覆盖、采购单位“政采云”上线全覆盖。推进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60多个惠农项目资金纳入平台支付发放。“十三五”期间,积极应对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和事权下放过程中涉及的财政事权改革,完成高新区、原镜湖新区的经费划转、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计划、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土地出让收入等事权承接;完成社保事权承接,独立编制越城区社保基金预算;有效承接教育(区属初中)、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农林水等部门事权下放,协助指导部门单位做好资金资产划转和财务核算;有效承接袍江经济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管理体制调整,进一步理顺市区事权和财权关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府政策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十三五”期间“三公”经

10、费支出3444万元,年均支出689万,占总支出比例从2016年的0.4%下降到2020年的0.1%。(五)严格规范财政监督,依法理财水平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越城区依据现代财政制度改革要求,依托数字化财政技术手段,规范预算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严控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提高政府依法理财水平。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绍兴市越城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实现监控100%覆盖。健全预决算公开机制,全面公开年度财政预决算信息,同步公开政府债务、“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联合区级相

11、关部门,开展公务接待、会计监督、财政票据监督等专项检查;以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建设等民生领域为重点,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强化财政绩效监督,加强对区属机关事业单位会计质量信息监督检查,强化预算源头项目绩效监管。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支持越城区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底数清、结构清、风险清、责任清”的要求,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督促融资平台公司做好高利率融资成本降息置换工作,制定2016-2020年五年化债计划。截至2020年底,越城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25.69亿元,处于上级政府下达的债务限额范围内。二、“十四五”发展形势分析“十四五”时期,绍兴将持续深入打好以“两业经”

12、、“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聚力产业高端化、区域一体化、城市国际化、生态绿色化、服务品质化、治理现代化,打响新时代“名士之乡”、“先进智造”、“文化名城”、“稽山鉴水”、“枫桥经验”金名片,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越城区在此过程中,争当“四个率先”先行区、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一)外部环境分析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

13、时代来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方面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国内看,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全面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将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二)内部形势分析从市内看,“十四五”时期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在产业升级加速、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治理

14、深化等方面将大有可为。随着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省“四大建设”以及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大战略的稳步推进,为绍兴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区域竞合等带来叠加红利。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强化创新思维,坚持念好“两业经”,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现代化先行,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依托“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将先后落户并建成投产,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为越城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城市有机更新和融入沪杭甬都市圈一体化将明显提速,“大

15、交通”项目将陆续投运,公共服务、民生水平和宜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地位以及杭绍甬一体化的“金扁担”支点作用更加凸显。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社会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社会政策从兜底型向引领型转变,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精密智控新阶段,数字化变革将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方面。因此,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加快形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等高效协同基层治理新格局。同时,越城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须抓紧破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久久为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亟待突破,城市国际化

16、水平和中心城市能级提升需要加快步伐,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举措还需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沪杭甬城市对我区科技、产业、人才的虹吸效应也不容忽视。总体来说,“十四五”时期越城区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的推动落实,重大产业平台搭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区政府间体制机制理顺,将为越城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现代化治理样板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三)面临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越城区在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交通便利、新兴产业平台、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省“四大建设”纵深推进、全市融杭联甬接沪战略全面实施,国家综合保税区、滨海新区高能级战略平台及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等为地方发展提供新动能。越城区作为中心城区,将充分享受一体化、同城化带来的红利,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将更为紧密,在全市的首位度将更为凸显。二是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