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80771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课时作业3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据统计,20世纪初期从山东洋货人均消费结构看,几种主要洋货占的比重为:棉织品占52%,煤油占5.2%,砂糖占5.2%,杂货占4.4%,火柴占2.4%。由此可见()A民众消费方式多样化B洋货传入影响了民众生活C民族工业的普遍萧条D列强的经济侵略明显加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材料中20世纪初期山东的洋货人均消费状况,反映了洋货对民众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提供的是消费结构而非消费方式,A项错误;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得到发展,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明显加速,D项错误。

2、故选B。答案:B2(2016菏泽市模拟考)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说明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区别,“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说明体现了平等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西方服饰,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传统服饰及新式礼服,故C项错误;民国建立引起服饰的变化,说

3、明社会习俗变化快,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山东实验中学一模)“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上述现象应出现于()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材料是对20世纪初中国学生留日风潮的描写。A项是处于晚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故排除;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进行洋务运动,往国外派遣留学生以美英居多,故排除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日益加深,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逐渐进入高潮。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中国掀起一

4、股出国留学热潮,故选C。20世纪30年代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两国交战应该不会“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故排除D。答案:C4(2016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28年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衰落D近代社会习俗新旧并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由“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等信息可知,农村传统风俗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民俗得不到继承和延续,答案为C。答案:C5

5、(2016潍坊市第一次模拟考)“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婚姻制度颁布于()A戊戌变法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习俗的变迁。根据“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制度,C项正确。答案:C6(2016济南市针对考)下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C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答

6、案:B二、非选择题7(2016湖南第一次模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月份牌广告女性肖像描绘的变化材料二月份牌广告女性生活状况的反映材料三月份牌广告女性家庭生活反映(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民国时期在月份牌绘画中对女性的刻画和描绘发生了哪些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女性社会生活和社会地位变化的历史原因。解析:第(1)问,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民国”“女性”等,联系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找出变化的趋势,结合问题总结其规律,从外貌刻画、服饰装扮、活动场所、活动方式方面分析,特别是材料三中“男性”和“女性”位置的变换,突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提高。第(2)问,考查历史原因,注意是女性地位的变化,要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角度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影响中国近代生活方式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答案:(1)女性作为广告主体面貌由抽象到细致具体,由传统呆板到时尚美丽;活动空间由家庭走向社会;活动内容日渐丰富;在家庭中由男尊女卑走向独立自主。(任答3点即可)(2)原因:西方文明的冲击;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学堂的建立,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妇女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