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80428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如何,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取得职业岗位的层次。决定求职与择业的成功与否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求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诸葛亮说:“察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以观其智;二曰,穷之以辞辨,以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五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六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七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同学们,求职择业的准备是漫长的,尤其是你想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更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汗水。求职择业的征

2、程从你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并且贯穿在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同学们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伴随你一生的所学专业便定格了。当然,有个别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改专业,但大部分同学毕业后所填的本科所学专业,就是大学四年的所学专业,但你的所学专业,不一定跟你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也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大学阶段的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将是掌握一定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即今后学习的能力,我们今后将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学习,还要学会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职业向上流动的职业追求,使人很

3、少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生。那么如何使自己职业发展的能力,不因大学学业的毕业而中断,而是不断地在更高层次上或新的职业岗位上不断地有所成就,有所创新,关键是在大学这几年培养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临近,大大加快了知识的老化速度,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涌现。据调查,18世纪知识陈旧的速度为8090年,近50年缩短为15年,甚至有的学科已缩短为510年。目前,有的专家推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4年后将老化50%,7年以后全部老化。许多人力资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难以跟上知识和经济结构的变迁速度而被社会淘汰,大批的失业人员和大量的空缺岗位在社会上并存。因此,要想今后在社会上有所

4、作为,同学们现在就确定今后就业的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求职择业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准备,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浩如烟海,各门学科交叉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个人想要百事皆通,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现代职业岗位要求的求职者是: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程度,并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所选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组合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现代职业岗位要求的求职者是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所谓

5、知识结构则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也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总量中各方面知识的比例和分布特点,通过科学组合,形成知识的总体功能。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良好文化素质的基础。它与知识程度二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经历了大学时期的学习,应该说,每一个毕业生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了一定的能力,具备了就业的基本条件。但是,大学生获得的毕业文凭,只能说明其大学学业的结束,说明国家对其学业成绩合格的认可,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和知识掌握的完善,也不意味着能力训练的终结和能力水平的最终达标。所以说,无论是终将就业的在校生

6、,还是即将就业的毕业生,都应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尤其要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怎样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解决好现实面临的问题。因此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应该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既要注意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又要注意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一、合理知识结构的内涵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合理构成,它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的信息系统。基本上可以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复合知识3个方面的内容

7、。 I、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大学生成长为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这方面知识的内容包括,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人类道德方面的知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有关的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应有语言、音乐、美学等方面的修养。当前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越来越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实践证明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今后知识的运用与发挥起到基础保证作用。为了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跨世纪大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基础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知识、人文知识(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知识)、历史学、地理学、汉语及

8、专业基础课程,从而构建起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同学们问,这么多的知识,我们那有精力学呀,何况毕业后谁知道用哪些知识?其实同学们只要大概地了解一些就行,到了工作岗位需要哪方面知识再深入的学习。就像下小雨,地皮湿一层即可。爱因斯坦在攻克广义相对论时发现自己缺乏的是数学这个武器。于是,他下苦功学习了七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同学们要知道,学文科的学生应懂得一些理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学理科的学生应掌握一些文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宽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建立起牢固的知识大厦,也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深叶茂”后劲大,“适应性”强。因为现代基础知识的概念是有层次

9、的。第一层次基础知识,一般在中学结束时已经完成,第二层次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知识,第三层次就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密切、直接的联系,并带有一定的方向性。专业基础知识越厚实,就越能促使专业知识的发挥,反之,如果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就会降低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同时,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所以对于一个从事专门学科知识学习的大学生而言,专

10、业基础知识是衔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铺垫。目前高校专业基础知识的课时安排一般占到了整个学时的13左右,足以证明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当然,在基础知识结构中,以上各知识元素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合理搭配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广泛吸取各类基础知识的精髓,遵照加宽、加重基础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能力有大有小,不可逐一强求,只要同学们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就行。但同时要注意,基础知识必须有一个服务于专业知识的指导思想,在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发挥的条件下,大学生必须有选择地扩大基础知识的容量,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11、通常是指大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的知识,是大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技之长。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特色,就不可能成为专门人才。专业知识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资本。大学生经过训练与培养而取得一技之长,然后生存于社会,大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武器是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由于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运用性特征,决定了专业知识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应有地位,而这一运用过程的主体无疑只能是大学生自身,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生存发展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正是专业知识自身特点和社会运作方式的结合。 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直接显示体。也

12、就是说,直接反映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显示面是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而基础知识则是内在的,是直接为专业知识显示起到辅助性作用的成分。专业知识的这一特征说明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必须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为最终目的。 3、复合知识 复合知识概念的提出是针对目前高教界存在的“专才”教育的缺陷而言的。现在许多高校或实施主辅修制,或通过增设某些课程以弥补本专业知识结构的缺陷,如文科增设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理工科增设大学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大学生在完善自我知识结构时,必须充分认识复合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知识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合知识的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

13、科层出不穷,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要解决一个问题,仅靠一两门专业知识已经不够,因此应尽量学习各类学科,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由于学科呈多向发展的趋势,大学生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知识。 要做到对各个系统学科的学习能够有机整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整体的知识能力,就应该具备跨学科的兼容知识,要注意掌握专业各学科之间、专业与基础学科之间、边缘学科和中间学科之间的知识。因为这些边缘学科和中间学科的出现,消除了各学科之间的绝对界限,构成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过渡的桥梁。对此,同学们也应列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知识结构的几种模式求职者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但并不存在一个固

14、定的、普遍适用的模式。目前,学术界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模式有三种: 1、宝塔型知识结构 (见图)这种知识结构形如宝塔,这是把基础理论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宝塔的底部,然后从下到上依次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宝塔顶部是主攻或从事的职业目标。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和专业知识的广博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近学科前沿和从事纯理论与应用科学的研究工作。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具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这类知识结构的人才。 2、网络型知识结构(见图) 蜘蛛网型知识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把与其他专业相近的、有

15、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连接,形如蜘蛛网。知识像张网,各个知识领域像这张网上的小格子,它们息息相关,组成知识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识结构,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个“中心点”,与其它相近的、作用较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纽结”相互联结,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左右驰骋的知识网。这种蜘蛛网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这种人才知识结构呈复合型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非常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求职者,在就业中就能以自身知识结构的弹性与应变能力,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尤其重视此类人才。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资机构在招聘人

16、才时,有的就提出了要各类复合型人才,搞贸易的,要有工科的基础知识,学工科的要有六级的英语水平。3、帷幕型知识结构(见图) 这种结构是指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组织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将依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的要求上又存在着一些差异。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对其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财政、会计、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知识与具体技术;而对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主体来说,要求掌握的上述知识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从而组成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强调个体知识结构与组织整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求职者的启迪是告诉他们在寻找职业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所选职业岗位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同还要了解所选职业岗位在其所在社会组织中的位置及其具体层次,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后的适应性。 三、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