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0398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交往 抗日战争以前,梁实秋可算是闻一多交往最密切、最知心的挚友了。他们是清华同学;又曾经同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并同住一室;他俩一同加入大江学会,加入在美国的戏剧演出;后来又一同在青岛大学任教。他俩互相钦佩,情投意合,经常互诉衷肠,把自己心底的深层隐私都向对方倾诉在清华园闻一多出生于1899年,于1912年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2年毕业出国。在清华园的10年期间,闻一多除认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外,还积极加入校内外各种政治、文化、戏剧、美术活动,曾担任?清华学报、?清华周刊的编辑,并发表许多诗歌,成为清华园内颇有名气的诗人。比闻一多晚一年即1923级的梁实秋也很喜爱文学

2、,并于1920年12月5日和同级的顾毓琇、吴文藻等组成一个“小说研究社,还编写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作法。闻一多很钦佩他们的精神,倡议他们把“小说研究社改为“清华文学社,以扩大研究范围。梁实秋等欣然接受了这位老大哥的倡议。1921年11月20日,清华文学社正式成立,加入者14人,闻一多被选为书记,梁实秋被选为干事。梁实秋后来在?清华八年中回顾:“闻一多长于图画,而且国文基础也很坚实,作诗仿韩昌黎,硬语盘空,雄洋恣肆,而且感情丰盛,正直无私。这时候我和闻一多都大量的写白话诗,朝夕观摩,引为乐事。“喜欢文学的同学们络绎而来,每人有新的诗作都拿来给他看。他又毫不客气地批评,很多人都受到他的激励,我想受

3、到激励最多的我应是一个。闻一多开始写诗评。俞平伯出版了?冬夜诗集,闻一多对它评论,写了?冬夜评论。梁实秋倡议将?冬夜评论以书出版,但一时未能如愿。后来梁实秋干脆自己也写一篇,名为?草儿评论,他将两首合并,命名?冬夜草儿评论,此书印刷费约百元,全是梁实秋从家里要来的,寄售后,连本钱都没有收回来。闻一多知道此事后,对梁十分感谢。离开清华前,闻一多曾在给顾毓琇的信中写道:“得与诗人梁实秋缔交,真喜出望外。他还特地送梁实秋两幅画,一幅?荷花池畔,一幅?梦笔生花图,梁实秋珍爱之,称其“颇见奇思。梁实秋还有意将闻一多在清华时所写诗结集,作为清华文学社丛书之一出版,未果。闻一多赴美后,对原来的诗加以删削,又

4、增添假设干,共成103首,集结成?红烛,于1922年12月26日寄回国内梁实秋处,得到梁鼎力相助。几经周折后,梁实秋请郭沫假设帮助,郭向上海泰东图书局推荐,?红烛得以在1923年9月出版,有?李白篇、?孤雁篇、?红豆篇,还专门收入?寄怀实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莲蕊间甜睡的骚人啊!/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哦!?红烛中还有一首?红荷之魂,序曰:“听侄辈读周茂叔底?爱莲说,便不得不联想及于三千里外?荷花池畔底诗人,赋此寄呈实秋。在美国初期闻一多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门前1922年8月闻一多到美国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艺术,并继续写诗,他在?太阳吟中写道:“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5、/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骑着每天绕太阳一周,/也便能望见一次家乡!他把诗抄寄给梁实秋、吴景超,还在信中提醒:“请不要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1923年暑假后,梁实秋也从清华毕业,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该校地处珂泉,规模不大,只有500多名学生,但周围风景很美。梁到后,立即寄给闻一多12张风景照片,本意只是想炫耀一下那些迷人的景色,没想到闻一多接到信后,事先也没有打招呼,提着小皮箱径直来了。他并非为珂泉的景色所吸引,实在是想和爱好文学的好朋友住在一起

6、。来了以后,闻一多进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学习,他们还经常出去游山逛水,攀顶峰,探深谷,写生、作诗,不亦乐乎。闻一多生活向来不规律,各种文具、诗集以及作画用的颜料、画布、茶具等乱放,引起梁实秋的嘲笑。作为回应,闻一多写了一首名为?闻一多先生的书桌的诗,诗中风趣地虚拟地写了桌上各种用具对自己凌乱处境的埋怨。但在诗中最后一句话说:“秩序不在我能力之内。使人感到很滑稽。1924年夏,梁实秋离开科罗拉多大学赴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闻一多同路,经芝加哥去纽约的美术学院。两人离开珂泉时,闻一多送给朋友两本心爱的诗集,梁实秋那么回赠一具珐琅香炉。梁实秋回顾说:“那是北平老杨天利精制的,上面的狮子黄铜纽扣特别精致,还附一大包檀香木和檀香屑,闻一多很喜欢焚香默坐的境界,认为那是东方人特有的一种妙趣,所以他特别观赏陆放翁的两句诗,欲知白日飞天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闻一多就带领这只香炉到纽约白日飞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