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爆破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80177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爆破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桩基爆破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桩基爆破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桩基爆破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桩基爆破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爆破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爆破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 1概况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LJSG-1合同段,位于邢台县南石门乡岗西村至大贾乡 坂上,全长6500M,需建大中桥梁6座,在人工开挖桥梁桩基过程中遇到岩石, 需进行钻孔爆破,为加快爆破开挖作业进度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加强爆破开挖 力量,确保安全作业,特制订本方案。1. 2安全要求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相关安全标准,保证周边已有建(构) 筑物、设备及人员的安全。1. 3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复杂,主要是爆破点多,工作面小,个别桥梁距离村民住宅较近。2 .爆破施工方案2. 1施工方案编制原则2. 1. 1确保安全“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爆破作业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振动及

2、爆破飞石,确 保周边已有建(构)筑物、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安全。2. 1. 2确保质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爆破技术与我单位独特的新工 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 1. 3确保工期投入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劳动力、机械设备数量必须满足工期要求,并且要 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2. 1. 4控制成本优化施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地形、地质条件及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不 同的爆破手段,尽量节约投入。在施工作业工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工艺,调整爆破 手段,提高爆破效率,向技术要效益。2. 2施工方案编制依据2. 2. 1国家、地方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3、保护法3)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条例2. 2. 2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2)国家技术监督局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4)爆破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A53-93)2. 2. 3现场施工条件及相关工程技术资料1)施工现场环境及周围环境情况2)地质/地形资料3)工程与质量要求2. 3总体方案综述根据工程要求、特点及其对施工的影响,整体施工方案如下:2. 3. 1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确保安全生产作业现场条件复杂,距离已有建(构)筑物较近,人员、设备出入频繁,所 以对安全要求很高,必须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确保施工

4、作业安全、顺利进行。2. 3. 2爆破施工方法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采用浅孔爆破方法,提高爆 破效率。2. 4爆破施工方案2. 4. 1爆破方法选择实施爆破作业时,必须控制爆破振动对周围已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因此 采用何种爆破方法以及爆破药量的控制是决定爆破振动程度的关键。在工程爆破 作业中,一般采用爆破振动速度值V作为保护目标的安全控制指标。根据我国 现行的行业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结合周边环境情况,本次爆 破施工作业的爆破振动速度取值应控制在V 1.0cm/s。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结合本工程要求和特点,采用浅孔爆破方 法。3 .桩基爆破

5、技术方案3. 1.爆破技术参数3. 1. 1炮孔直径、长度和装药量本工程的桩孔直径为1.2-2.0m不等,在施工过程中参考被爆破岩石的特性:A. 穿孔直径D=3638mmB. 穿孔深度L=85100cmC. 单孔装药量:第一阶段起爆孔:0.400.50kg第二阶段起爆孔:0.350.40kg第三阶段起爆孔:0.300.35kg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2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 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30cm处岩石上呈正方形状钻第二阶段 起爆孔四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60cm处岩石上呈正八 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

6、,见下图:00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5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 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35cm处岩石上呈正五边形状钻第二阶 段起爆孔五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70cm处岩石上呈正 十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布孔方法(桩基直径1.6m):在桩基中心岩石上钻第一阶段起爆孔一个(孔 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40cm处岩石上呈正六边形状钻第二阶 段起爆孔六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80cm处岩石上呈正 十二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二个(孔内采用毫秒9段电雷管),见下图:布孔方法(桩基

7、直径1.8m):在距桩基中心15cm处岩石上呈正三角形状钻 第一阶段起爆孔三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50cm处岩石 上呈正八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 中心90cm处岩石上呈正十五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五个(孔内采用毫秒9 段电雷管),见下图:布孔方法(桩基直径2.0m):在距桩基中心15cm处岩石上呈正三角形状钻 第一阶段起爆孔三个(孔内采用毫秒1段电雷管);在距桩基中心55cm处岩石 上呈正八边形状钻第二阶段起爆孔八个(孔内采用毫秒5段电雷管);在距桩基 中心100cm处岩石上呈正十六边形状钻第三阶段起爆孔十六个(孔内采用毫秒9 段电

8、雷管),见下图:3. 1. 2起爆网路采用孔内延期导爆管雷管起爆(簇联)的起爆网路(见下图)3. 2.施工部骤1. 在岩石上案设计布孔、钻孔、检查钻孔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 加强布孔设计,装药质量,严格控制填塞长度与质量;3. 试爆,按照设计要求的药量进行试爆,根据试爆结果调整药量,以达到最佳的 爆破效果;4. 炮孔填塞 炮孔电塞用岩粉或粘土,填塞长度依据设计进行填塞,桩基上口, 覆盖钢筋网和胶帘,以便控制飞石;5. 按照爆破网路设计进行爆破6. 警戒按爆破安全警戒方案进行警戒4 .施工组织设计4. 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原则施工管理机构根据施工管理本身的需要和工程管理的要求设置,管理人员实

9、 行岗位责任制,作业组实行承包制,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强化管理。根据岗位的需要,配备具有相应职称和能力的管理人员与熟练工人,一专多 能、人尽其才,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先进、严格考核,搞好文明施工,严格控制 工程质量,确保工期。4. 2拟投入人员、设备、材料1)拟投入人员A. 管理人员:2B. 技术人员:2仁施工人员:28D.后勤人员:22)拟投入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数量1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红五环3/5202凿岩机红五环Y18303爆破振动测试仪拓普501614. 3爆破安全、警戒方案根据“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方针,做到防范于未然,特成立爆破警 戒工作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表:爆破警戒工作组

10、职责表序号职务职责备注1组长全面按排爆破警戒工作刘延书2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爆破警戒工作李福兴3组员听从组长、副组长的按排,对警戒区 内人员、车辆进行撤离,对所在警戒点负 责,做好爆破警戒工作裘建华4组员周玉方5组员吴金贵6组员赵军7组员张玉8组员石振东现将爆破危险区划定、树立爆破警戒牌、派专人警戒、爆破信号等管理措施 作如下规定:(一)、警戒距离根据爆破点的实际地形情况和国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本工程因采用控制爆 破技术施工,采取了严格的飞石防护措施,距爆破点300m划定为警戒区域。(二)、警戒点设置警戒点设置在爆破区300m外的各进出路口,警戒点数量及位置应由爆破工 程技术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

11、定设置。在所有警戒点和主要道路应设置警戒牌, 写明爆破危险等内容。(三)、爆破前派专人在爆破区警戒点警戒在进行起爆前20分钟,应派警戒人员进入各警戒点,每个警戒点一名警戒 人员,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内,撒离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并负责观察警 戒区范围的动静,发现情况应及时用对讲机通知起爆站暂停起爆。(四)、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1、严格按设计控制同段最大药量,减少爆破地震;2、严格按设计孔网参数和爆破参数施工;3、确保钻孔质量,保证设计的最小抵抗线;4、保证填塞长度和填塞质量,控制爆破飞石。(五)、建立爆破信号系统将爆破信号挂牌,让全体员工及附近村民了解爆破信号,爆破信号采用移动 式警

12、报器发出,信号涵义如下: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起爆前15分钟)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起爆前1分钟)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爆破安全检查后)5 .施工准备及进度5. 1编制说明本工程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安全警戒工作是重点。5. 2编制依据及原则5. 2. 1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按整体方案提出的要求,确保在工期内完成爆破作业任务。5. 2. 2全面规划,保障重点根据工程特点,应重点抓住初步成型工序,确保重要节点目标的按期实现。5. 3技术准备开工前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详细准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相应的施工图纸, 根据开挖爆破及回填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编制详细的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做好 技术交底。6 .质量、

13、安全及进度保障措施6. 1爆破安全措施6. 1. 1控制爆破振动的措施1) 控制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通过控制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从而把爆破振动引起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 制在周围需要保护的已有设施所允许的振动速度(即安全振动速度)以下。根据萨道夫斯基的振动公式:V = K (Q1/ 3 ! R)a式中:Q - 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kgR -药包的中心距保护目标的最短距离,mK -岩石系数,根据现场取值250a -应力波衰减系数,根据现场取值1.8V -安全振动速度,cm/s,取1.0爆区不同岩性的K、a值岩性Ka坚硬岩石50-1501.3-1.5中硬岩石150-2501.5-1.8软岩石250-3

14、501.8-2.0据此计算,不同距离上一段齐爆的最大药量列表如下。从安全角度考虑,一 段齐爆的最大药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实际的爆破施工作业中,采用分段 毫秒延期微差起爆方法,完全可以满足这一安全技术要求。R (m)KaV(cm/s)Q(kg)502501.81.012.61002501.81.0100.81502501.81.0340.22002501.81.0806.33002501.81.02721.4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相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周围的实 际情况,将V1.0cm/s作为周围需要保护的已有设施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以 此作为本爆破施工方案的控制指标。采用微差爆破技术,设计合理的起爆顺序,在控制爆破振动时,增大每次爆 破量,消除夹制爆破条件。各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5ms以上,把所有装药 同时爆炸产生的大震源分成数个微差延时起爆的小震源,从而大大削弱爆破振动 强度,既达到减振的目的,又有利于改善破碎效果和加大一次爆破量。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最大一段齐爆药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最大单次爆 破药量控制在30公斤内。6. 1. 2控制个别飞石飞散距离爆破产生的个别飞石的最大距离由下面公式确定:Rmax = Kfq d式中: Rmax爆破最大飞石距离,mKf与爆破方式、堵塞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