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80164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6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3.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导入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梦蝶的故事可看出庄子是个很有趣的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庄子的有趣故事。2、了解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

2、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一生穷愁潦倒,他不是没有机会做官、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不愿做官。庄子才能闻名遐迩,楚王听说后,就派了两名使臣带着重金去聘请他当宰相,却被庄子以“宁愿在污浊的泥水之中游戏自乐,也不原为当权者所束缚”为理由拒绝了。庄子厌恶虚伪的封建制度,对当时的社会抱有强烈不满情绪。庄子后来当了隐士,以表明自己愤世嫉俗,蔑视名利、痛恨权贵的心志。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

3、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课文选的两则故事第一则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等。2、个人自由读,读准字音。濠(ho) 汝(r ) 鲦鱼(tio)3、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4、全班齐诵读课文。三、【读懂文意,初步探究】 注释疏通文意,不

4、懂的字词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1.小组交流释疑解惑。2.教师释疑重点文言字词。(1)重点实词 是鱼之乐也 这汝安知鱼乐 怎么云者 语气词连用,用在句中表停顿 既 既然(2)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 固然子固非鱼也 本来(3)句子翻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您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来不是鱼,您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请循其本。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3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5、(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子)补充材料 走进惠子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分角色朗读相信大家现在对文章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就让

6、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分析这场辩论。四、【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

7、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三)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关键是“安”字,在惠子那里,“安”的意思是“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他靠耍小聪明,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四)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用逻辑推理。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五)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境由心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境由心生:意思是,人

8、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清宣颖2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美学大师宗白华。由清宣颖及现代作家宗白华读庄子的评论来启示学生“移情现象”。这种现象还体现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歌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

9、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作者把感情投射在物象上,正如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过渡:庄子和惠子其实是在两条思路上考虑问题。惠子一直想要用逻辑来推理,而庄子想跟惠子说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因为我快乐,我就觉得鱼快乐,因为我的心灵和自然相通。五、【归纳总结,自我提升】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文的寓意。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本文的寓意。“千年后的春天,我又立在濠水的边上,追寻你的目光。你的一句知之濠上轻叩我心房,

10、我听到了你在对我说”例1: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例2: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要从严密的科学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例3: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只是你没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会用心回报。例4: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从世界中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例5:鱼就是我,我就是鱼。例6:事物本来没有好与坏,是用我们的情绪去决定的。例7: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与我的心情融为一体。例8:为什么会不快乐呢?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绿水,你听听蝉鸣,你听听风声,我们本来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物,闭上眼睛感受吧。例9: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地生活。六、课堂小结说得真好,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让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