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80011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5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水灌溉智能化实施方案培训资料(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农业灌溉智能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7年4月地表水灌溉项目农业灌溉智能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批准: 审核:校核: 项目负责人:编写: 24目录第1章. 综合说明1 项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1 项目建设的依据1 项目建设规模2 项目组织实施3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3 建设管理组织3 建设过程管理3 项目建后管理5 运行管理组织机构5 运行管护措施5 综合评价6第2章. 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8 地表水灌区农业灌溉出水口用水管理基本情况8 农业灌溉出水口情况8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8 农业灌溉出水口管理现状8 县、乡镇、村现有信息系统及网络情况8 当前存

2、在的主要问题9 重建轻管问题9 设施管护问题9 信息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9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项目建设可行性12第3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14 项目建设思想和原则14 先进性原则14 稳定性原则14 实用性原则15 安全性原则15 可维护性原则15 标准化原则15 可扩展、可维护原则16 经济性原则16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比选16 地表水取水计量设施的比选16 数据传输设施的比选18 控制设备的比选19 县、乡镇、村三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比选21 水泵电机控制方式等其他设施设备技术比选29第4章. 项目组织管理30 项目组织机构30 项目实施方式和条件31

3、项目实施方式31 项目实施条件31第5章. 项目建后管理33 项目建后产权移交33 项目建后管理机制33第6章. 项目预期效益35第7章. 工程量清单362017年农业灌溉智能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第1章. 综合说明1.1 项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表 1.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具体负责人: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传真:E-mail:表 2. 项目设计单位情况表项目设计单位:项目具体负责人: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传真:E-mail:1.2 项目建设的依据国家标准: 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 28714-2012)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69-201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4、(GB/T 50055-2011)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GB/T 18657.3-2002)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2008)水利行业标准:水资源监控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380-2007)水资源监控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 426-2008)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SL 427-2008)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 365-2007)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 588-2013)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冷水水表检定规程(JJG 162-2009)超声波流量计检定规程(JJG 1030-2007)1.3 项目建设规模此次用水计量系统建设涉及*3个乡镇,均为

5、平原区,分别为寺庄乡、黑堡乡、望都镇涉及26个村庄,分别为:寺庄村、常早、西后营、三堤村、后庄子、前庄子、麻辛庄、大苏疃、小苏疃、白岳、孙家庄、东阳邱、西阳邱、宰庄、东黑堡、西黑堡、固现、安庄、大杨青庄、小杨青庄、小西堤、韩庄、北韩庄、大西堤、曲家湾、城内村。共计有*处明渠、94处扬水站、715处灌溉出水口,灌溉面积49843亩。全部安装用水智能计量设施(明渠安装液位计,扬水站及出水口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并将采集到的用水记录传输到*水利局数据采集中心;配置配套乡村级管理平台及配套计算机、读写卡器等设备。实现用户开卡、充值或取水井用水情况获取、查询等功能。具体工程规模及内容详见下表:镇乡村庄数量

6、(个)出水口数量(处)明渠监测(台)管道监测(台)扬水站智能计量设施(台)出水口智能计量设施(台)1.4 项目组织实施1.4.1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该项目的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项目管理是关键,要想搞好项目管理必须建立完备的项目组织。负责整个项目从立项招标组织实施全部工作。1.4.2 建设管理组织该项目运行的管理单位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管理部。领导小组:由*水利局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与协调工作。组长由主管领导担任。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的工作安排。组长由项目具体的责任人担任。技术组:负责项目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技术方案、实施方案、设备选型与组织开发等。招标组:负

7、责向外发布招标信息,组织项目招标。实施组: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全部工作。1.4.3 建设过程管理项目过程控制首先必须将项目分成不同的阶段,过程控制要求落到具体的工作上。控制的具体工作实际是检查和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在应用开发项目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难规范的工作。因此必须把项目过程控制落到具体事件上。这些具体事件就是项目过程中的文档,如项目计划,工作报告等。(1)项目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文档格式规范:文档格式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以统一方式表达自已的想法,便于项目所有人员理解与沟通。使用版本控制软件:文档的管理是一个非常繁锁的工作,不同版本控制软件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文档。指定专人负责:要求要有专人负

8、责此项目工作。(2)项目过程控制本系统分三个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阶段和验收阶段。招标阶段过程控制:招标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基本上决定了系统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主要提出项目设计报告、项目计划,建设目标,投资预算、设计方案,招标书,中标后的合同,投标公司的相关文档。招标阶段过程控制目标如下:文档的编写、审阅与管理立项报告、可行性报告、招标计划、业主设计方案、招标书、合同、业务需求书。保密工作在招标过程中保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证项目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阶段过程控制建设阶段是指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阶段,这一个阶段可分为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试运行阶段、运行阶段

9、。需求分析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阶段项目计划、总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实现阶段项目计划、实现技术规范说明书、代码与版本管理、操作手册测试阶段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记录、测试报告试运行阶段项目计划、优化说明书、安装手册、维护手册运行阶段项目计划、用户报告验收阶段过程控制文档是否齐全(包括上面提到的所有内容)合同执行情况系统质量评估(由专家进行评估)审核售后服务条款。1.5 项目建后管理1.5.1 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运行管理组织机构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管理部。1.5.2 运行管护措施工程移交: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及其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交接过

10、程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且有双方交接负责人签字。2、工程办理交接手续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递交工程质量保修书,保修书的内容应符合施工合同约定的要求。3、建设单位将工程移交给运行管理单位,在竣工验收鉴定书送达之日起的60个工作日内应完成工程移交手续。4、工程移交应包括工程实体和过程档案资料等,并做好资产入账移交,应按照设计文件等有关批准文件进行逐项清点,办理移交手续,并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和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5、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的处理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应按照竣工验收鉴定书、合同约定等要求,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完成处理工作。管护组织体系:工程移交后,运行管理单位为项目设备的管护单位,具体应

11、按下列内容执行:1、县水利局管理平台移交县水利局;2、水务站(所)管理平台移交各水务所站(所);3、村级管理平台资产属水务站(所),使用权移交村用水协会;4、计量设备、控制设备资产属水务站(所),使用权及管护移交村用水协会。管护措施:1、设备拆除和移动应经过县水利局批准后方可执行,任何人没有经过批准不能私自拆除设备。2、非专业人员不得开箱检修设备。3、设备每次检修、拆除或更换要做好详细记录。4、不得在出水口房内、表箱内等和智能化计量有关的设备处堆放杂物。5、管护单位应每月巡检相关设备,按如下内容检验:县水利局管理平台应检查操作系统、备份数据、系统杀毒和网络连接;水务站(所)管理平台应检查网络连

12、接情况;村级管理平台应检查操作系统、备份数据、系统杀毒、读写卡操作、网络连接;计量设备应检查其工作状态;控制设备应检查其工作状态、线路连接、数据传输、操作流程。6、管护单位发现问题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与水务站(所)管理单位相关负责人联系。7、冬天要做好相应设备的防冻防盗措施,设备如需拆除存放,应用红漆标清设备编号,做好记录,分类保存。1.6 综合评价系统建设坚持“实用、可靠、先进、标准、开放”的方针,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加强管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需求主导、保障安全”的建设原则。1)建设实时监测、异常预警管理基础设施目的是及时掌握取水水源信息做出水资源量预测分析,为最终提出

13、水资源管理方案,为农业节水灌溉的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2)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网络信息服务的水资源综合数据库,各分区管理机构配置以及农用机井/出水口、灌溉用水信息,以及业务管理信息、综合规划信息,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展现,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3)建立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水务一体化配置平台,搭建一套专业、综合、科学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综合运用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实现B/S结构、C/S结构相结合设计,方便管理机构通过网络以电子地图、文本、数字等各种方式快捷、灵活、直观地获取用水动态状况的实时、历史资料和分析成果。项目实施后,能够实现对地

14、表水灌溉取用量进行实时系统监测,大大提升项目区水资源监测能力,为水资源科学管理、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的水资源监测能力和水资源管理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第2章. 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2.1 地表水灌区农业灌溉出水口用水管理基本情况2.1.1 农业灌溉出水口情况此次用水计量系统建设涉及*3个乡镇,均为平原区,分别为寺庄乡、黑堡乡、望都镇涉及26个村庄,共计有*处明渠、94处扬水站、715处灌溉出水口,灌溉面积49843亩。2.1.2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平原乡镇分别为寺庄乡、黑堡乡、望都镇共计26个村庄,灌溉面积49843亩。其中,喷灌面积*亩,微灌面积*亩,低压管灌*亩。年给水量为:*万方。2.1.3 农业灌溉出水口管理现状*于2016年11月注册用水户协会,全县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还不完善,目前全县农业灌溉包括承包式、农场式、集体式等管理模式,农业灌溉仅收运行成本中的电费,运行管理费和维护费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收取,电费由电工计收,收缴时间同电工确定。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