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7857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关于“舌尖上的厦门”,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土笋冻补充蛋白质B鱿鱼用甲醛保鲜C海蛎煎补锌和钙D馅饼制作时,加小苏打有利发酵2推理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则有单

2、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 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能置换出氢气,则位于H 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未分裂3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4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1C3D+3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

3、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6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淀粉溶液检验盐是否为加碘盐B用pH试纸精确测定某溶液的pH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D用水鉴别NH4NO3、NaOH两种固体7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D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塞紧橡皮塞C

4、加入固体药品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CO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实验方法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A鉴别O2和N2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B鉴别NaOH、NaCl取样于表面皿中,观察固体是否溶解C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加足量Fe粉,过滤D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AABBCCDD12实验室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

5、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B仰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液体量偏少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D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加入等质量的水13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量取液体读数B测定空气成分C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14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的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XY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B燃烧自燃C单质化合物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AABBCCDD15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重视规范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

6、读取液体体积C测定未知溶液的D加热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将t2时80g甲的饱和溶液和70g水混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氯化钠的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主要有四步实验,如图:下列关于步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7、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和_;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 称量及量取B 计算C 溶解D 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填字母)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填字母)。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B烧杯未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C用量筒量取水时采用俯视方法读数D称量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了游码若用质量分

8、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加水_。18(8分)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盐中纯碱的化学式是_。小军归纳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纳错误,该物质是_。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溶液颜色_: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给好变成_色为止。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土笋冻里富含

9、蛋白质,因此可用来补充蛋白质,不符合题意;B、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海鲜保鲜,符合题意;C、海鲜中富含锌、钙元素,因此海蛎煎可以补锌补钙,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同时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馅饼松软可口,故加小苏打有利发酵,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A、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盐(如:碳酸钠)溶液也会显碱性,故选项A不正确;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它的化合价一定改变,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B正确;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 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有的位于H 后面的金属也能和

10、酸反应,但不是置换出氢气,故选项C不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可能发生分裂有重新构成原来的分子,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3、B【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苯甲酸显酸性,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故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和酸反应,故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苯甲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碱性和

11、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C5、B【解析】A. 装置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正确;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 氧气

12、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正确。故选B。6、D【解析】A、淀粉遇碘变蓝色,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不含碘,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盐是否为加碘盐,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用pH试纸精确测定某溶液的pH,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D、NH4NO3、NaOH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

13、项实验方法正确。 故选D。7、D【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8、A【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

14、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故选A。9、D【解析】A、读书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相平,选项错误;B、塞紧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子上,防止试管破裂,选项错误;C、在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试管应水平放置并用镊子将固体送入底部,再将试管竖直,选项错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捂住试管底部将导管另一端深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故本题选D。10、B【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个CO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1、D【解析】A、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取样于表面皿中,能够潮解的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加足量Fe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加适量K2CO3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