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78529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产品冲压技术理论培训(模具性能测试,调压,试模技术)一:冲压工艺知识介绍学习对象:新进技术员工,模具制造员工1冲压模具A模具:模具是一种专用工具,用于装在各种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要的形状产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B模具的分类:常用的有单工序模,复合冲模,覆盖件冲压模,电机铸件模,硬质合金模,拉伸模,锻模,液压成型模,液体膨胀模,翻边模等。C模具的使用结构:凡是模具,无论它的结构如何,一般都是有两大部分组成,比如上下或左右,比如铸件模具是组合压好后加工,拉伸模具是上下部分固定在机器后加工,液压模具是放在压制机台上后加工等,冲压工艺就是直上直下的冲压制加工。2基本的

2、冲压工艺 A冲压:冲压是通过模具对金属材质施加压力或拉力,使金属材质成型,或对金属材料施加剪切力使金属材料断裂分离而获得所需的尺寸和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B冲压工艺的分类:冲压工艺一般可分为分离加工工序和成型加工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就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和金属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互相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型加工工序就是使冲压金属材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造型改变,并转换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要满足尺寸公差等工艺要求。冲压温度有两种,分为冷冲和热冲。这要考虑材料的硬度,厚度,属性,变形形状和机器设备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冲压件的最终使用情况。 C冲压机器分类:冲压工

3、序一般分为三种机器加工:主缸压力机加工(我们普通的液压机),液压垫压机加工(拉延压力即拉伸机),瞬间冲力加工(冲床类)主缸压力机:作用是使模具闭合,材料成型到位,依靠产品的不同性质使得判断成型是否到位,看细节压力点是否清晰。液压垫压机:作用是控制金属材料进入模具的速度,防止材料起皱或破裂。瞬间冲力加工:作用是依靠不同吨位的直接上下冲力使得材料分离而得到形状。D冲压生产的注意事项:(1)操作者必须要求带绝缘用品(2)生产前应认真检查好工装,不得有不扣衣扣或袖扣等。(3)检查和确保设备和模具是否完好。(4)开机后要用普通材质试加工,调整冲压高度,液压压力,拉伸高度等。(5)生产前必须开启和调好光电

4、保护装置(红外线等)。(6)上模具前要擦拭工作台面,确认模具上下是否有废料,杂质或沙粒颗粒等。(7)按照冲压工艺的标准,确定压力等加工条件,不得乱调压力和行程。(8)生产前,模具工作表面要擦拭干净。(9)操作人员每回首次进行冲压生产时,一般冲制5件左右送至质检员检查,得到确认合格后才能加工。(10)每次修模后,试压的产品必须交质检合格后才能生产。(11)上下模具加工时必须确定导柱,定位销下好后才能压制。(12)必须及时清除刀口边料。(13)模具使用后必须第一时间清理和归还。 3产品质量 冲压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整体品质,所以要想做好最终的品质,必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控

5、制。 A冲压件常见缺陷的判断以及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对于冲压件,要求比较高,不能有明显的表面缺陷,比如出现开裂,暗裂,漏洞破裂,要用强光目视,特殊面检查等来自检。(1)凸凹不平判断方法:手摸,目视,平尺测量原因:检查模具内部结构是否不平,是否有杂质颗粒等异物处理方法:模具维修平整和抛光,清理模具内部杂物质(2)开裂或暗裂判断方法:用强光目视检查和推理原因:模具尖角过尖,拉伸不到位,润滑不到位,受力不均匀处理方法:适当维修尖角部分,成型前的拉伸工序检查是否到位,拉伸件是否进行模具润滑和材料润滑,模具上下对照看是否有偏差并纠正(3)起皱判断方法:目测原因:无压边力度,拉伸不到位处理方法:适当增加压边

6、力,检查拉伸模成型后上下闭合情况(4)毛刺判断方法:目测或测量机对照毛刺标准表原因:上下模间隙大,刀口钝,上下模偏离不对照,导柱磨损处理方法:重新配冲头,刀口维修平磨,上下重新装配对照,模具上下导柱重新装配和更换(5)孔偏判断方法:上下模具检查,冲压机器平行检查原因:模具没装好,机器工作面上下不平行,模具导柱或定位问题处理方法:通知机修调整机器工作台平行度,模具重新装和手动调试,模具维修重新上下对照或更换导柱和固定位置(6)少孔判断方法:检查产品完整性,检查模具工作孔完整性原因:冲头断掉,下模排料孔不畅处理方法:维修补充冲头,对排废料孔进行清理和改进(7)孔变形判断方法:目视原因:下模磨损,冲

7、头磨损处理方法:维修重做下模,维修磨冲头(8)成型产品模糊判断方法:产品表面模糊,细节处不清晰原因:成型压力不够,模具细节不清晰,模具内部粗糙处理方法:调整压力,模具重做,抛光(9)弯曲边不齐或不到位判断方法:材料成型不到位,和正常使用有差别原因:模具装置问题,受力点间隙过大或磨损处理方法:重做装置模具和调试,受力点磨损重做和组装(10)材料拉伤判断方法:目视,有无裂纹或个别地方过薄或出现波浪纹原因:拉伸模具口不够光滑,粗糙,拉伸模具工作面不够光滑和缺少润滑,模具口破损,有杂质处理方法:模具口修理,抛光,加工过程润滑(11)产品碰伤,刮伤判断方法:目视,产品表面细节有明显的碰撞痕迹原因:操作不

8、当,产品材质软和模具相碰撞处理方法:产品不回火,轻拿轻放操作,必要时调整模具闭合高度B如何保证冲压件产品的质量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质量品质,要养成检查机器设备和模具的习惯,确定正确操作规范和方法,按要求和工艺制定生产,主动和质检部门人员沟通和及时解决。4调试及维修模具技术要点新产品模具的首次调试,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重点,要认真仔细的关注和记录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有利于后期生产车间的生产技术要点的控制。所谓机器类和模具类产品都有一定的磨合期,也就是时间过渡期,才能达到一个很好使用的安全周期和使用性能,针对这些细节问题,克分为以下几点:(1) 新模具的各个纹理层次分界线和交点是否尖锐,是否

9、不影响产品特性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修理。(2) 切边模上下刀口是否中心,不偏离,是否上下移动顺,但是不会有晃动现象。(3) 模具抛光后是否进行模具清洗和内部的干净程度。(4) 模具各个部位的固定螺丝和固定销是否牢固,无晃动现象。(5) 成型后是否起模较容易,产品不粘模(6) 产品清晰度好,无出现坑洼现象,无变形(7) 配合质检产品要点进行维修(8) 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要点记录,和疑难问题的及时上报和解决5压力型模具的一些方法计算方式:A平面型腔模压力计算:模具直径*(模具材料高度/拉力值)*模具材料硬度值*加工材料厚度/压力系数=压力吨位例子:a.直径40MM的纪念币,加工产品厚度是3MM40*(

10、50/10)*0.6*3/3.2=112吨例子:b.直径80MM的纪念币,加工产品厚度是2MM80*(65/10)*0.6*2/3.2=195吨注:CR12材料拉力值8-10 高碳高洛刚压力系数值2-3.2B凹型成型模压力计算:公式和上面的是一样的,上面如果是用铅块压制,就不用算除材料拉力值例子:直径70MM的锁模具,加工产品厚度0.25MM(70*50*0.6*0.25)/2=26吨(80*50*0.6*0.26)/2=31吨C冲压切边模具压力计算:(产品长度*产品厚度*材料硬度值)/压力系数=吨位例子:200MM长的手镯,压制后产品厚度0.8MM(200*0.8*0.6)/3.2=30吨以

11、上冲床例子:宽度50MM锁产品,产品材料厚度0.25(50*0.25*0.6)/2.5=3吨二冲压技术经验及发展技术是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和发展的,所以很多专注于一个工种后会很清楚和了解工序的利与弊,这就是经验,但是长期都是摸索发展,没有规律性和实用记录,所以很多的经验是没有文字性的说明,也不能用数据来说明,所以这也是技术行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或者说是瓶颈。在当今社会,为什么后来出现很多的关于工业机器化培训机构和学院,很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处了很多的书籍,变成了教科材料,但是由于制造行业性质的不同,很多的都只能称为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的切合实际。所以当今技术类人才所要做的重点就是结合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做不同的测试,才能做出适合于不同行业的技术要点和实用性能。 部门:模具厂 拟稿人:林国庭 日期:2012年3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