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774645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队员的责任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熟市学少论文竞赛参赛论文培养队员的责任感常熟市冶塘中心小学朱文宝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倡导组织了“做事要认真负责”的主题体验教育活动。本人结合所任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在高年级的队员中布置了一项调查作业。汇总后如下表:调查岗位满意一般不满意评价理由n%n%n%中队长3524.67049.33726.1略值日生96.32920.410473.3略小队长4330.34934.55035.2略监督岗人员1611.33927.58761.2略书刊收发员2114.85337.36847.9略表中反映,队员对班队干部的满意率出乎意料的低。是何原因呢?我分别与班队干部代表、队员代表、中队辅导员老师进行了座谈

2、。其原因归纳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蔓延进学校。班内普通队员对班队干部苛刻要求,只顾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他们除了读书,似乎无须顾及一切。从“吃、穿、用”到选择什么兴趣小组,乃至今后读什么学校、成家立业,都离不开大人格外的关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很容易变成时代的畸型儿:一方面自我意识极强,凡事以“我”为中心,为达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冷漠,缺乏起码的责任感。2、独生子女综合症的体现,在家长长期的包办代替下丧失责任感。身为班队干部,对待岗位工作草率马虎,敷衍塞责。在学校生活中,车棚里的自行车倒了、洗手间的水龙头没关紧、地上有纸屑等等,扶一下、拧一下、捡

3、一下都是举手之劳,但缺乏这种意识,认为与已无关,根本无须去费那个劲,在队员群体中树不起威信。3、班级(校园)人文环境不佳。班级(校园)的管理目标、岗位职责、纪律制度的内容与要求在师生心目中概念模糊,制订与实施的过程缺乏多数队员的认同,监督检查的机制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明确的集体努力方向,教育氛围不够浓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队员的责任感呢?一、营造人文环境,强化集体生活的体验。健康的人文环境是培养人的巨大而又无形的教育力量,能在“春风化雨”中引导队员学会负责。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指导队员制订个人目标,进而讨论酝酿,自主制订班级目标和纪律制度。然后,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会

4、做事”的指导思想,改革以前单靠班主任管理为队员自主管理,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爱护队员的基础上,从满足队员的成就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出发,营造“人人参政、议政、施政”的局面,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同学关系,树立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这种开诚布公、互助互爱的精神生活能让队员逐渐产生温暖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地、自愿地接受集体的价值规范和各种具体要求,逐步改变部分队员不负责任的各种表现,学着负责,学会负责。二、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履行义务的习惯。健全的组织机构是集体最基本的建设。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就只有个体层面的集体,只有个体活动而无集体管理。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了机构的各种职

5、能,有了评价的标准,有了管理的内容、方法,就有了班队集体的真正管理。队员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到责任,学会履行职责。在班队集体中,有了队委,才产生了中队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班队干部,每个班队干部都有自己的份内事。中队长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监督班级的整体情况;学习委员起学习带头作用,这位队员必需学习优秀,而且要热心帮助后进生;劳动委员首先要劳动,要保证班级的清洁卫生,要督促同学们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劳动榜样作用每个小干部肩上都有了责任,这些责任是每个班队干部的义务,队员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加强了责任心的培养。三、实施心理辅导,克服个体的消极因素。由于受社会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当

6、代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专横、固执;有的自卑,依赖性强;有的自私,逆反心理强;有的待人不真诚,嫉妒心强,好猜疑;有的情绪偏激等等。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常常导致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觉,造成反常性格的形成,严重影响着队员自身责任感的形成。因此,在学校里实施心理辅导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尤其是在培养队员责任感方面,更能发挥心理辅导独特的作用。如: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队员寄予集体期望,给予其张扬个性的空间;在班队集体中组建帮学对子或帮学小组,设置能“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彻实践性”的成功情景;利用暗示、移情等原理,缩短师生心理差距,形成最佳情绪状态;通过角色转换,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学会负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与影响下,少先队活动同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队员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真实的环境中感染、体验,才能得到巩固、发展、深化,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少先队活动向课堂外的广泛领域拓展、延伸,让少先队活动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面向队员的校园生活,让队员在现实的、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与体验,自主地运用已有道德知识去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使少先队活动更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2003年12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