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合作空徘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769222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让合作空徘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让合作空徘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莫让合作空徘徊 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摘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合作学习蓬勃发展的背后,问题迭起,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其表,收效甚微。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在合作学习中,要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关键词 合作学习 异质小组 生生互动 正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倡导下,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曾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2、,把三五个学生分成一组,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好像“活”了起来,但热闹背后,却感觉问题迭起,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其表,收效甚微。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本人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略陈浅见,以祈教专家同仁。一、关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由来已久的观念和方法,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应该就包含着相互学习的意蕴,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就是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交流合作,从而广交朋友,增长见识。

3、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让同学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同伴,显然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样本。现在合作学习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国内外教育专家对合作学习的涵义有过诸多阐述,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理论重要代表人物嘎斯基对合作学习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他要求学生在一些有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于各种需要代理人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国际教育合作研究会主席戴维森认为合作学习的定义应当有七个要点:a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b小组成员面对面进行的交流;c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助的气氛;d个人责任感;e混合编组;f直接教授合作

4、技巧;g有组织相互依赖。我国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上这样阐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强调所有教育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一)、注重教学的情意功能,确定三维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它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

5、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合作学习还不能只看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策略,它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合理内涵、现代人存在的方式,成为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在小组的互教互学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论,共同讨论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会聆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进而学会合作。在我设计的生物圈二号一课,其情感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组内同学合作,而且采用组间“共建”的方式,让小组之间互派“外援”,让合作更广泛,也更富有趣味性。在互帮互助间,同学们既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

6、,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使学习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同时培养了人际交往的能力。(二)、合理组建异质小组,加强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所谓异质小组,即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合作学习小组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都尽量保持一致。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因此,在分组前,我就通过多种渠道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

7、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方法与意志、兴趣、性格、气质、性别、家庭背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最后以4-6人组成一个小组。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小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同时确保评价的公平、科学。在合理组建异质小组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呢?我认为,加强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是关键。首先,要加强学生管理学习小组的指导。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者,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小组的主人,小组的成绩与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让他们与小组同荣辱,共悲喜。其次,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讨论、倾听等合作学习能力。1)要

8、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每个班上都会有这样一些学生,自信不足,在课堂上从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在小组交流时也常常少言寡语。对此,我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发言,鼓励他们当好小组的“代言大使”,直到能清楚、准确地表达小组的意见。2)要培养学生学会讨论问题。当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有不一致之处,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讨论时兼顾其它小组的感受。3)要培养学生

9、倾听、欣赏的能力,使组内成员间彼此认可,相互信任,相互影响,准确交流,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三)、提倡教师适时调控,促进生生互动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互动观是最令人注目的。它认为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复合活动。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生之间的关系拓展,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生互动中,如果教师把学生交给小组,只是提出分组要求和任务,就在一旁袖手旁观,那么,合作将是无序的合作。它往往会出

10、现这样几种现象:“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互相推诿现象;以为法不责众 “乱哄哄” 的个性化现象;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现象;强者独领风骚的“小权威”现象;失去个性的“随大流”现象。有鉴于此,在班徽设计一课中,我这样安排:事先,让所有小组成员清楚有关的合作规则,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小组里增设“观察员”和“噪音监督员”,前者及时提醒将偏离主题的讨论回到正题,后者控制本组讨论时声音大小,以免影响其它小组。我则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当学生对班徽提出不同的设计创意,及时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肯定。评价时,根据小组反馈,在奖励机制上破除“平均主义”

11、的做法,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贯穿始终,要求学生在借鉴组内同学创意的同时,从独特的角度赋予班徽新的意义,用不同的点、线、面亲自设计出“独家所有”的班徽。(四)构建积极的互赖关系,力求人人进步在教学生物圈二号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们出示了“小组竞赛得分栏”,公布了评分方法。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把本组得分记到“得分栏”中。组内的成员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自己、伙伴与小组“荣辱与共”。他们这种关系便是“积极互赖”关系。它指的是在合作学习

12、的情境中,学生们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就应创建这样的情境,情境中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将竞争与个人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教学评价时,以“得分栏”中的得分为依据决定奖励或认可,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它不像传统的教学评价那样只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将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

13、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使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竞争,最终使全班学生都受到奖励,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化,弱化甄别和选拔的评价,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三、合作学习中要避免的几个误区1 并非每节课都需要合作,也并非每个任务都适合合作尽管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也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对于一些原本只需要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知识技能,如果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颇有杀鸡用牛刀的嫌疑,还会使学生厌烦。教师必须真正深入地、透彻地理解了合作的意义,选择能满足

14、学生兴趣需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既能让学生意识到困难,又能让他们感到在组员的相互帮助下能解决困难的问题,才不至于东施效颦,才能将合作真正落实到课堂。 2合作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犹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合作学习方式需要合作者有平等交流的能力,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是高水平有效合作的基础,是在合作中人人都可以有不同收获的起点。如果合作的个体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认识、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基本的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只是低层次的交流,缺乏合作者之间智力的交锋带来的相互提高。这种合作仅有沸沸扬扬之场面,无扎扎实实之功

15、效。而且,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将难以独挡一面,就会有负社会的重托。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3要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当前开展的合作学习中,存在下列一些倾向:讲究形式主义,以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是合作学习。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讲究场面的热闹。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座位形式的变更、讨论方式的变更。其实不然,实施合作学习,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份”。合作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而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适量“水份”。只有“土壤”“温度”和“水份”三者结合,相辅相成,合作学习才能有效地进行。参考文献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王坦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