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769198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产业攻坚年行动方案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抓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围绕突破工业、做强农业、搞活服务业,着力打造5个千亿级和6个百亿级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化、项目化、精准化,力争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8%,占GDP比重保持在70%以上,以产业高效率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实施产业集群优化攻坚行动。牢固树立全州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依托各县市特色资源优势,统筹考虑发展空间和环境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县市产业基

2、础和比较优势,整合全州资源,加强州级统筹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推动资源经济大发展。(-)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实施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程,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打造绿色硅、绿色钛、绿色机钛、绿色铜产业集群和“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力争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5%,产值突破千亿元;打造粮、烟、蔬菜、精品花卉、食用菌、现代种业、特色水果、畜牧业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力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依托侏罗纪、“元谋人”、绿孔雀等I

3、P,打造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力争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打造优质原料、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仿制药生产、彝医药生产“四大基地”和“医疗+康养”大健康产业集群,确保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持续推进全州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批零住餐、社区新零售、对外贸易五大领域集群化协同发展,力争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培强壮大工程,推动新兴服务业、数字经济、金融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统筹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新兴服务业倍增,力争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

4、上;推动网络强州、数字、智慧建设,推动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大“引金入楚”、企业上市培育等工作力度,探索打造金融小镇,力争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实施传统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推动烟草、绿色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稳定核心烟区、烟叶产业现代化、烟粮协同发展”三大任务,构建现代化烟草产业体系,力争烟草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抢抓石化行业“减油增化”机遇,加大石油、页岩气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争绿色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支

5、持各县市加大房地产促销力度,开展冬季康养商品房推介,力争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52万平方米。二、实施产业链条延伸攻坚行动。聚焦5个千亿级和6个百亿级产业,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以“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四)打造一批绿色制造产业链。充分发挥矿产、光热等绿色能源资源优势,树牢“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理念,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晶体硅料一单晶硅棒、硅片一光伏电池片一光伏组件一光伏系统应用产品”为一体的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做强“滇中硅谷”,力争绿色硅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钛铁矿一钛精矿一高钛渣一海绵钛(钛白粉)一钛型材(钛合

6、金或涂料)一钛基新材料(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医疗器械)”为一体的绿色钛全产业链,做大“滇中钛谷”,力争绿色钛产业产值达IOO亿元;打造“铜精矿一铜冶炼一阴极铜一铜及铜基新材料”为一体的绿色铜全产业链,力争绿色铜产业产值达150亿元;打造“钗钛磁铁矿一钗钛钢材冶炼一优质线棒材加工一钗钛金属精深加工一装配式建筑”为一体的绿色机钛全产业链,加快推进钗钛生态产业园建设,力争绿色钗钛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打造“磷酸一碳酸锂一磷酸铁锂一储能或动力电池一梯次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探索“光伏+储能”建设模式,力争在储能电池和分布式或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上取得突破。(五)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链。

7、充分发挥土地、气候等农业资源优势,以农产品加工流通延链、科技创新补链、要素聚集壮链、业态创新优链,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特色蔬菜、精品花卉、野生菌和食用菌、特色水果、优质畜禽等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从种养殖向精深加工和销售端延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2.5:1;全产业链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生产端和加工端质效,打出品牌;加大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财经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高生物育种水平,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种子产业,打造育种天堂,力争种子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六)打造一批服务业产业链。充分发挥地理区位

8、、综合交通、文旅资源等优势,提升服务业发展基础,延伸服务业产业链,推动服务业加速回暖复苏。围绕“四张”世界级名片,打造“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培育“旅游+中医疗养”“旅游+健康运动”“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旅游新业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打造“药材种植一医药生产加工一医药包材一医药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全产业链,加快发展集特色医疗、健康养生、健康管理、养生旅游等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业,确保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彝药出滇”取得重大突破;完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商贸物流企业,打造“加工贸易基地一物流网络一物流企业一物流市场”

9、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全产业链,发展开放经济。三、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攻坚行动。坚持市场配置、政府引导、产业引领,以“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为目标,持续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强起来大起来活起来。(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每个重点产业和每条产业链至少培育1户龙头企业、2户至3户重点企业的目标,建立产业重点企业培育清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外部引进等方式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实施工业企业旗舰引领工程,培育壮大一批骨干工业企业,支持隆基、宇泽、晶科、龙佰、德胜等企业打造百亿级企业;实施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工程,围绕做

10、强做优现代高效农业,优化要素配置、强化资源整合,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发展工程,围绕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新兴服务业跨界融合,培育壮大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八)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设,动态筛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运用针对上市后备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帮助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股权投资,建立专家顾问机制为企业上市提供咨询服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对企业到主板上市(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前期发生的费用首家给予2000万元奖

11、励,之后每家给予1500万元奖励。今年重点遴选5家产业龙头企业,组织开展系列上市培育辅导,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挂牌上市,力争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户。(九)培育一批规上企业。实施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培育壮大工程,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稳定壮大在库规上企业,分类建立在库规上企业退库预警机制和联系帮扶制度,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监测分析,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推企业稳定发展。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且有望达产升级上规的企业,分类制定培育计划,落实帮扶奖励政策,加强帮扶指导,助推上规入库,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服务业企业12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12、40户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8户以上。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建立完善产业重点项目清单,强化产业专班统筹推进,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聚焦重点产业和产业链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全力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项目和投产一批产业大项目,滚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崛起。(十)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项目。树立“大抓产业、大抓招商”的工作导向,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全面梳理各产业链发展状况,瞄准国家政策、前沿领域、优势长板和短板弱项,谋划储备一批产业项目,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和前期工作力度,强化“一把手”招商,

13、创新招商方式,深入学习借鉴产业投融资“合肥模式”,积极探索“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多种招商模式,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推动央企入楚、民企入楚、科技入楚,力促宝武特冶、鸿翔一心堂、上海宝藤、华派医药等项目落地,引进超10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5个以上、链主企业3户以上,确保产业到位资金占比60%以上。(十一)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宇泽五期20GW单晶硅拉棒和20GW切片、高新区20万吨多晶硅、致信博衍储能电池、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全钗液流电池、“绿孔雀家园”文旅产业园、青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开工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14、德胜集团绿色钗钛生态产业园、龙佰武定钛业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高钛渣、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铜资源循环利用延链补链升级改造、“风光水储”一体化、侏罗纪文化产业园、工业大麻、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种业、“一舱一园两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占比达55%以上。(十二)投产达产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宇泽二期、三期20GW拉棒、四期22GW切片和晶科能源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一期M1.车间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隆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实现满产;加快推进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国钛金属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

15、产;加快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确保远信储能项目满产;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确保新能源装机达8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城乡物流产业园、大姚县冷链物流园、姚安县猪肉储备物流园、南华县物流集散中心和牟定县大型公路冷链物流园区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力争年内建成投产产业项目20个以上。五、实施产业园区提质攻坚行动。启动实施园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园区“投融建管营”一体化改革,积极争取产业园区专债资金支持,全域统筹推进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提质,推进园区高效集约用地,提升亩均效益,加快园区“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探索“飞地园区”新模式,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

16、色发展、错位发展,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十三)推动省级园区提质增效。围绕到2025年将高新区打造成两千亿园区,禄丰产业园区打造为千亿级园区,牟定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向千亿级园区迈进,武定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的目标,按照差异化、精细化、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思路,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高新区加快发展硅工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化工等主导产业,确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以上、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位上升3位以上;禄丰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绿色钛、钗钛、光伏制造、数控装备等产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以上;牟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大宗固废等项目建设,把石墨、稀土等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武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以钛为主的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等辅助产业,主动承接昆明市产业转移,确保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十四)推动州级园区优化升级。双柏、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6个州级特色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