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758220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公开课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伤仲永 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

2、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们说他的才思尽了。学生:江郎才尽。教师:对!(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二、解题:教师板书

3、课题,并提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看课后注解,回答:悲伤,为惋惜教师问:作者为谁惋惜?为什么惋惜?学生答: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教师板书:神童-普通人)三、作者介绍:(打出课件)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四、读准字音:(打出课件)l pn y y隶 扳 环谒 邑gi chn yn mn丐 称 焉 泯五、理解一字多义:(打出课件)忽啼求之:它,指书写工具,代词借旁近与之

4、:他,指仲永,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余闻之也久:这件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泯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六、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凭借课后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第一节。教师检查学生译文后,打出课件让学生校对。七、让学生看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在课文第一节找出方仲永小时候的过人之处和他产生变化的原因。一异:哭要书具八、教师提问学生后,归纳板书: 三异:不学而诗歌四异:指物能诗二异:五岁作诗神童九、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知道了方仲永是一个天资非凡,天生才能的神童。那这个神童后来他的才能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到底是天赋重要呢,还是后天的学习、后天的知识教育重要呢?我们下节课再讲。十、布置作业(练习):课后第三题教案撰写老师:欧阳龙贵公开课授课老师:欧阳龙贵授课地点:连州市北山中学授课班级:七年级(4)班授课时间:2012年9月24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