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69296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烃的衍生物(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实验 过渡第六章 烃的衍生物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第一课时1使学生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概念。2使学生掌握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掌握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实验、分析、归纳从上一章起,我们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写出以前学过的一氯乙烷、乙醇、乙酸的结构简式。老师分析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从结构看,这些有机物都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称作烃的衍生物。又这三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是由结构决定的,哪么它们的结构上差异在什么地方呢?引

2、出官能团概念这些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介绍几种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或三键、卤素原子(X)、羟基(OH)、羧基(COOH)、硝基(NO2)、醛基(CHO)。 每种烃的衍生物都是由烃基和官能团两部分组成,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方法是从结构入手,抓住官能团,分析和掌握性质,是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最好方法。本节我们共同学习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的性质。看课本P153二、卤代烃,划下卤代烃的定义。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一、溴乙烷1分子结构溴乙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然后分析四式。2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溴乙烷,看色、闻味,取少量加入试管,滴水振荡、静置,总结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

3、大3化学性质溴乙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先实验,后写反应方程式)(1)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实验强调总结巩固作业 教后记板书设计【61】实验证明,卤代烃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为什么卤代烃水解反应需要加碱,并加热?目的是什么?如果溴乙烷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那将发生另外一类反应:消去反应。(2)消去反应有C=C或CC生成 |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例12溴丁烷(CH3CHBrCH2CH3)与下列溶液共热,各得到什么产物?写出有

4、关的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1)NaOH水溶液(2)NaOH醇溶液。解析:(1)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2)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两种产物:CH2=CHCH2CH3 或 CH3CH=CHCH3 强调:写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条件。例2是不是所有的一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解析:不是。根据消去反应特点,可以总结出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与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即位C原子)上必须有H原子。如CH3Cl、(CH3)3CCH2Br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C为,顺次为,如C-C-C-C-Cl)。 练习:课本P155 一(1、3)二(1、2、3、4)三课本P156四练习册第六章 烃的衍

5、生物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一、溴乙烷 3化学性质1分子结构 (1)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2物理性质 (2)消去反应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巩固第二课时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1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对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使学生了解氟里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讨论归纳溴乙烷有哪些化学性质?其它卤代烃的性质如何呢?阅读课本P153二、卤代烃的第一段,了解卤代烃的定义和分类。二、卤代烃1定义 根据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 根据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2分类

6、 饱和卤代烃 根据烃基种类分 不饱和卤代烃 芳香卤代烃继续阅读课本P153,讨论一氯代烃沸点的变化规律。按含相同碳原子数和不同碳原子数来讨论。3物理性质:(1)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2)一氯代烷沸点 相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不同碳原子数: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3)一氯代烷密度均小于1(即小于水)再继续阅读课本P154,了解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以及氟里昂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上节课的作业,纠正错误。4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5用途练习:1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得到几种产物?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2怎样鉴别溴乙烷和氯乙烷?3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反应方程

7、式并注明反应类型。C2H5ClCH2=CH2CH2BrCH2BrCHCH CH2=CHCl 总结作业 教后记板书设计4写出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 的各步反应方程式。解析:1共6种分子,9种结构式。2根据水解反应检验X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判断。(注意要加硝酸酸化)3略4思路:CH3CH2BrCH2=CH2CH2BrCH2BrCH2OHCH2OH通过前面的学习,可以看出卤代烃的性质比较活泼,这是因为卤素原子的缘故,卤代烃的用途也很广泛,特别是应于合成有机物,起到了桥梁作用。练习册二、卤代烃1定义2分类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5用途 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引

8、入提问过渡实验强调第二节 乙醇 醇类第一课时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探索导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实验探索、启发导学溴乙烷通过水解反应可以得到乙醇,哪么乙醇具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 乙醇 醇类。第二节 乙醇 醇类一、乙醇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怎样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如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铜;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OH对乙醇的化学性质有何影响呢?3化学性质: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6

9、-2】现象:有气体放出,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有水滴,加石灰水不变浑浊。(1)与钠反应:(还可以与K 、Ca、Mg、Al等活泼金属反应)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此反应类似于钠与水的反应,故乙醇又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比较出乙醇与钠反应不如水与钠反应激烈,这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过渡实验过渡过渡总结巩固作业 教后记板书设计我们在实验室中,经常采用燃烧酒精给一些物质加热,酒精燃烧也就是反应了氧化反应。如果有催化剂作用,还可以生成乙醛。(2) 氧化反应燃烧: CH3CH2OH+ 3O2 2C

10、O2 +3H2O【补充】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前面我们学过利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请同学们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如果制乙烯时温度较低,将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醚。(4)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断键的位置,这样才能掌握好乙醇的性质。课本P161一(3)、二(2、3)课本P161 三练习册第二节 乙醇 醇类一、乙醇 (2) 氧化反应1分子结构: 燃烧2物理性质: 催化氧化生成乙醛。3化学性质: (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1)与钠反应: (4)取代反应分子

11、间脱水,生成乙醚。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过渡 巩固第二课时乙醇的工业制法,醇类的一般通性1了解乙醇的工业制法,常识性介绍乙醇的生理作用。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自学、导学1乙醇有哪些化学性质?2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分析:根据(CH3)2C=CH2,可以推断氯代烷结构有两种:(CH3)2CHCH2Cl和(CH3)2CClCH3,又醇B可以被氧化生成醛,所以只有(CH3)2CHCH2Cl正确。在工业上乙醇是怎样生产的呢? 阅读课本P160选学,总结方法。4工业制法:(1)乙烯水化法:(2)发酵法研究乙醇结构

12、可以看出,乙醇是由烃基和羟基相连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像具有这样结构的物质叫做醇。请看课本P158二、醇类,了解醇类的分类和性质。二、醇类1定义: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醇?2分类 按羟基数目分(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按烃基类别分(脂肪醇、芳香醇)3饱和一元醇:烷基+一个羟基(1) 通式:CnH2n+1OH 或CnH2n+2O、ROH(2)物理性质: n3, 无色液体、与水任意比互溶4n11,无色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n 12,无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巩固作业 教后记板书设计溶解度: 碳原子数越多,溶解度越小,直至不溶。沸点: 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3)化学性质:似乙醇,但要注意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条件及其产物。消去反应的条件:似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与OH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即位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