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69283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日学生刊物的涌现为了启迪民智,促进民众觉醒,留日学生纷纷拿起报刊 这个思想武器,大力宣传新思 想,开辟出一块块颇具特色的 思想舆论宣传阵地。1 9 0 0年11月1日,原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学生郑贯一、冯懋龙、冯斯栾等人在 日本横滨创办 开智录,这是二十世纪 初年留日学生中最早出现的刊物。郑贯一等人属 于梁门弟子, 但与乃师主张保皇不同,倾向反清的民族主义思想比较激进, 他们以开通民 智为己任,创办 开智录,利用 清议报为 印刷发行机关,随报附送,其专门发挥自 由平等之说,由于其立论新奇,文字浅显,而颇受欢迎。它的主持人为了表示 对西说的仰 慕和希望国家独立自强,郑贯一署名“自立”,冯 懋龙改名

2、 “自由”,冯斯弈则署名“自 强”。开智录发表有 论帝国主义之发达及二十世纪世界之前途、义和团有功于 中国 说,言论激烈,甚至号召国民不惜流血牺牲奋起以救亡 图存,引起海外保皇派的猛烈反对。 该刊每月两册。1901年 春,由于宗旨与清议报大相经庭,并因此影响到保皇会 的 党务,而被梁启超等强迫停刊。励志会成立后,其成员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人于1 9 0 0年12月6日在日本 东京创办 译书汇编,该刊专以编辑欧 美法政名著为宗旨,翻译了卢梭的 民约论、 孟德斯鸠的万法公论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斯宾塞的代议政体、贺长雄 的 近世政治史和 近世外交史等等,选文 得当,译文典雅流畅,在留日学界和国 内知

3、识界风行一时,影 响很大。译书汇编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 说的 最早刊物,在当时我国知识分子介绍和传播新学的思想 启蒙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 译书汇编以单行本形式 作为增刊,出版了波兰衰亡战死、美国独立史、菲律 宾 志士独立传等,对国人了解世界大势,探求西方诸国的 兴衰原因,认清帝国主义弱肉强 食的本性,具有积极意义。译书汇编到19 0 3年4月改名政法学报时止,鼓吹取法泰西,仿行日本, 将爱国感情与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结合起 来,以将中国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解救出来,具有 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色彩。时人称:“吾国青年思想之进步, 收效至巨,不得 不谓 译书汇编实为之倡也。

4、此外,秦力山等于19 0 1年5月10日创办的国 民报,赞颂流血、革命, 倡导自由平等,在留日学界影响甚大。随着留日学生的逐年增加和留学生中地域政治意识的增 长,留日学生纷纷以各省同乡 会为主体创办刊物,一时报刊 宣传大有起色。1902年 12月 14日,湖南留日同乡 会创办 游学译编开以同乡会主办刊物的先河,以 “输入文明,增 益民智”为宗旨, 翻译介绍西方的政治、教育、军事、经济、 内政、外交、历史、地理等思想和知识。19 03年 1月 29日, 湖北同乡会创办湖北学生界 (自第六期起改名 汉声), 以 “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为宗旨。1 9 0 3年2月17日,浙江同乡会创 办

5、 浙江潮,声言:“眷念故国”、 “着眼国民全体之利益”。1903年 2月,河北留 日学生创办 直说,以 “输东西文明,开内地风气”为己任。1903年4 月 27日 江苏同乡会创办 江苏,宣称以“厚笃乡谊,培进 人格,开发本省之文明事业,以共谋 本省之乐利”为宗旨。这些报刊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并从各方面探讨 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中国之 所以落后和遭受侵略的原因,力 图找出救亡图存的途径和方法,大力鼓吹向西方学习,抵 抗 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等主张。它们认为只有发扬民 族主义、建立民族的国家, 才能抵抗侵略,救亡图存:“凡立 于竞争世界之民族而欲自存者,则当以建立民族的国家为 独 一无

6、二义”;认为应当发展教育,学习并传播新思想和新智识, 进行“学战”,甚至称“大 哉教育!吾无以名之,名之曰国魂。” 主张以省为单位,实行地方自治,声称:“地方自治 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其国力必最强盛。”这些 报纸还从哲学、政体、实业、历史、地理、体育、医学等方面对西方国家进行分析和研究 寻找改 革社会,救亡图存之法。这些报纸在创办之初,它们的基本 倾向还只是爱国爱家乡 而没有明显的革命色彩,刊物的主要 内容还只是客观的介绍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和抒发忧国 丧时的 感情。但它们以反帝救国为出发点,在 “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的进化论指导下 宣传全面学习西方,探求救亡图存之 路,使中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为资产 阶级民 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打下了重要基础。在拒俄运动发生后,留日学生刊物的革命倾向日趋明显, 反清的宣传充斥各个刊物, 并倾心于革命主张,这促进了留 日学生界革命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国内社会思潮由改良 向 革命的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