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实验讲义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69270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有机实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有机实验讲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2、掌握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操作要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 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沸程0.5-1.5 oC)。利用这一点, 我们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又称常量法。蒸馏是将液体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三、药品和仪器药品: 乙醇;仪器:圆底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等。四、实验装置主要由气化、冷凝和接收三部分组成,下图

2、是常压蒸馏的图示:1、圆底烧瓶:圆底烧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烧瓶 容积1/3-2/3。液体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宜(为什么),若是易挥发液体,则液体量不应超过圆底 烧瓶容积的1/2 (为什么)。2、温度计:温度计应根据被蒸馏液体的沸点来选,低于100oC,可选用100150oC温度计;高于100oC,可选用250-300oC水银温度计。3、冷凝管:冷凝管可分为水冷凝管和空气冷凝管两类,水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低于 140 oC;空气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高于140 oC (为什么)。仪器安装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卸仪器与其顺序相反。五、实验步骤1、加料:将待蒸乙

3、醇20ml小心倒入蒸馏瓶中,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沸石 (为什么),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再检查一次装置是否稳妥与严密。2、加热: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注意顺序)。注意冷水自 下而上(为什么)。当液体沸腾,蒸气到达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调节热源, 使蒸馏速度以每秒12滴为宜(为什么)。此时温度计读数就是馏出液的沸点。3、收集馏液:准备锥形瓶,接受所需馏分,并记下该馏分的沸程:即该馏分的第一滴和 蒸馏结束时温度计的读数。注意:即使杂质很少,也不要蒸干(为什么)。4、拆除蒸馏装置:蒸馏完毕,先应撤出热源,冷却后停止通水,最后拆除蒸馏

4、装置(与 安装顺序相反)。5、同样操作,蒸馏并测定水的沸点。六、实验注意事项1、冷却水流速以能保证蒸汽充分冷凝为宜,通常只需保持缓缓水流即可。2、蒸馏有机溶剂均应用小口接收器,如锥形瓶。七、思考题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是否即为 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2、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全将近沸 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3、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4、先加热后开水行不行,为什么?蒸馏结束后为何先撤热源,冷却后停水?5、撤热源时,仅仅关上电热套的开关行不行,为什么?6

5、、温度计水银球应该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熔点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 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熔点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 超过 0.5-1 C。加热纯有机化合物,当温度接近其熔点范围时,升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约为恒定值,此时 用加热时间对温度作图(如图1)。图1相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图2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 而后固液相平衡.继续加热,

6、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的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 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的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 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C,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 平衡条件,测得的熔点也越精确。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 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图2中ML),固液两相交点M1即代表 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的固液相平衡共存点,tm1为含杂质时的熔点,显然,此时的熔 点较纯粹者低。2、混合熔点在鉴定某未知物时,如测得其熔点和某已知物的熔点相同或相近时,不能认为它们为

7、同一 物质。还需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 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此种混合熔点试验,是检验两 种熔点相同或相近的有机物是否为同一物质的最简便方法。三、实验目的1.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2. 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四、药品和仪器药品:液体石蜡;尿素;肉桂酸;尿素和肉桂酸1: 1混合物。仪器:温度计;b型管(Thiele管)。五、实验操作1. 封闭玻璃毛细管在用玻璃毛细管取样之前,需要将开口的两端之一封闭。将其中的一个开口端靠近酒精 灯火焰的外焰灼烧,直至毛细管封闭端的内径有两条细线相交,同时不断旋转玻璃毛细管使 其受热均匀,防

8、止出现端口在灼烧过程中弯曲的现象。2. 样品的装入取少许(0.10.2g)样品放于干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其研细并集成一堆(为什么要研 细)。把毛细管开口一端垂直插入堆集的样品中,使样品挤入管内,然后,把该毛细管垂直于 实验台面轻轻上下振动,使样品进入管底,将装有样品的毛细管管口向上,放入长约50 一 60cm垂直于桌面的玻璃管中,管下可垫一表面皿,使之从高处落于表面皿上,如此反复多次 后,尽量使样品装得紧密(为什么),样品高度13mm。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 污染热浴液体。装入的样品一定要研细、墩实,否则影响测定结果。3. 安装仪器按图安好装置,将提勒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高度以酒精灯火

9、焰可对侧管处加热为准。在 提勒管中放入液体石蜡,液面稍高于上侧管下端(为什么)。提勒管口配一缺口单孔软木塞(为 什么用缺口的),温度计插入孔中,刻度应向软木塞缺口。剪取一小段橡皮圈套在温度计和熔点 管的上部(如下图),固定熔点管的橡胶圈不可浸没在液体石蜡中(为什么)。将粘附有熔点 管的温度计小心地插入导热液中,以小火在图示部位加热(为什么)。温度计插入熔点管中的 深度以水银球恰在熔点管的两侧管的中部。4. 测熔点开始时升温速度可以快些,以每分钟上升34。印勺速度升高温度,当传热液温度距离该 化合物熔点约1015C时,调整火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C,愈接近熔点(大约相差2。0, 升温速度应愈缓慢,

10、每分钟约0.20.3 C (为什么)。5. 记录数据记下样品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初熔)和固体完全消失时(全熔)的温度读数,即为该化 合物的熔距。要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试祥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碳化等现象,均应 如实记录。以及颜色的变化。每个样品要测三次数据。每一次测定必须用新的熔点管另装样品,不得将已测过熔点的 熔点管冷却,使其中样品固化后再做第二次测定(为什么)。如果测定未知物的熔点,应先对样品粗测一次,加热可以稍快,知道大致的熔距.待导 热液温度冷至熔点以下2030C左右,再另取一根装好样品的毛细管做准确的测定。一定要等冷却后,方可将液体石蜡倒回瓶中。温度汁冷却接近室温后,用纸擦去

11、石蜡方 可用水冲洗(为什么)。六、思考题1. 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3) 熔点管不洁净。(4) 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5)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6) 加热太快。2. 尿素和肉桂酸熔点的文献记载值是多少?实际测定是多少?3.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熔程差多少,为什么?分馏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分馏的基本原理;2. 掌握分馏的实验操作方法。二. 实验原理: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 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

12、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 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 这样靠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这样只 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全彻底分开。三. 实验试剂:甲醇 25ml;丙酮 15ml;蒸馏水40ml。四. 实验步骤:1. 甲醇和水的分馏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5ml甲醇和25ml水的混合物,加沸石,安装分馏装置。水浴加热,使温 度慢慢上升。当冷凝管中有蒸馏液流出时,迅速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控制加热速度,使馏出液慢慢均 匀的以每分钟2ml (大约60滴)的速度流

13、出。当柱顶温度维持在65C时,大约收集10ml馏出液。随着温 度上升,分别收集65-70C、70-80C、80-90C、90-95C的馏分。瓶内所剩为残留液。90-95C的馏分很少, 需要用石棉网直接进行加热,或者提高电热套的电压直接加热。将不同馏分分别量出体积,以馏出液体积 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绘制分馏曲线。用常压蒸馏的方法,同样收集65-70C、70-80C、80-90C、90-95C的馏分,并绘制蒸馏曲线。并进行 比较。2. 丙酮和水的分馏取15ml丙酮和15ml水进行分馏和蒸馏,分别记录56-62C、62-72C、72-98C、98-100C的馏出液体积。 根据温度和体积画出分馏曲

14、线和蒸馏曲线并进行比较。举例:五、思考题1. 为什么分馏时柱身的保温十分重要?2. 为什么加热速度快,会使柱内温度梯度变小?3 .分馏与简单蒸馏有什么区别?4.分馏时应注意哪些操作要点?一. 实验目的:1、学习以浓硫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馏原理及分馏柱的使用方法和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二. 实验原理:1. 反应原理:OH h3po4165-170C+ H2O2. 分液漏斗的操作(1)凡士林的涂抹取出活塞,用滤纸将活塞和活塞槽内的水擦干。用手指在活塞的两头涂一薄层凡士林,环绕塞孔的一 圈不涂,以免凡士林堵住塞孔。涂完凡士林后,将活塞插入槽内,然后向同一方向转动活塞,

15、直至外面观 察呈均匀透明状为止。(2)检测在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上口塞子盖好,上下摇动分液漏斗中的水,检查是否漏水,确定不 漏后再使用。(3)分液将待萃取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萃取剂,将塞子塞紧,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分液漏斗, 食指压住上口的塞子,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压住下口管,同时,食指和拇指控制活塞。然后将分液漏斗平放,前后摇动或做圆周运动,使两相充分接触。一般摇动两三次就放一次气(为什么)。 放气时,下口稍向上倾斜,用控制活塞的食指和拇指打开活塞放气,注意不要对着人。将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将塞子的小槽对准漏斗上的通气孔,至少静止3-5min。待分层后分液。三. 实验试剂和仪器:仪 器:圆底烧瓶(50 ml 1个);韦氏分馏柱(1支);直形冷凝管(1支);蒸馏头(1个);温度计套管 (1个);接引管(1个);锥形瓶(25 ml 2个);量筒(25 ml 1个);水银温度计(150C 1支)。药 品:环己醇、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的碳酸钠水溶液四. 实验步骤:1、投料在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4ml (10g,约0.1mol)环己醇、4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