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69171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逞能 撮弄 盘缠 三顾茅芦B . 恪守 尴尬 盲从 附庸风雅C . 拮据 应酬 戮破 前仆后继D . 秘决 尴尬 困厄 李代桃僵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学习孔乙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B . 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封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C . 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D . 读完孔乙己

2、,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3. (2分)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芙蕖”是菊花的别名。B .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C . 威尼斯商人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波澜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D .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范仲淹,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二、 基础知识综合

3、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 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 , 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1) 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估计B . 谈情说爱C . 喧宾夺主D . 庄严(2) 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5. (1分) 默写。(1) 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

4、2) 自古逢秋悲寂寥,_。(刘禹锡秋词)(3) 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4) 阳春布德泽,_。(汉乐府长歌行)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3河南) 名著阅读。(1) 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三打祝家庄(2) 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4威海) 某汉子听写大赛中出现了“炉箅子、犰狳、黑曜石”等生僻词语,请你针对这一现象向负责筹备本校汉字

5、听写大赛的王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 (16分) (2019九上金华期末)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桂从路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也正可成为最近引来不少讨论的男性气质问题的一个观察入口。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在王威的军人形象背后,是内在的军人气质。(甲)武警战士杨明鑫常常期待“在别

6、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潜水员官东在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国旗护卫队用整齐的正步走出爱国精神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乙)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成就善举的普通百姓,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从对于热血、阳刚男子汉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内涵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尽管有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7、“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也推崇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而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鲁莽粗鄙的做事方法,那种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浸润着世道人心的,正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境界。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在包容多元审美的同时,若要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倡导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

8、(丙)其实,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应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砥砺其精神、强健其身体,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向上的“真正男子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担当则民族兴旺。我们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摒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

9、人、以文化人。期待更多人以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共同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1日第13版)(1) 根据选文回答,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写这篇文章的,又是如何引出议题的? (2) 请理清作者对“男性气质”的议论分析思路,完成下面的思维图。 军人气质: _(4个军人事例)_:热血阳刚(3个非军人事例)_君子:阳刚之气、担当精神(_)男性气质: _(引用名言)(3) 议论性语言行文缜密,请你根据语境将下列3句话分别放入文中甲、乙、丙处。 A.他们容貌或有不同、外形风格各异,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都同样值得推崇。B.这样

10、的军人不在少数。C.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甲)_ (乙)_ (丙)_(4) 文章主要议论的是男性气质,但文章的题目却是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你认为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9. (16分) 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

11、为英雄送行。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

12、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1) 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2) 文段开头为什么把时间“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标示得这清楚仔细?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 (2017八上靖江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

13、“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选自人琴俱亡【乙文】钟毓钟会稍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选自太平广记(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时了不悲_弦既不调_稍有令誉_语其父繇曰_(2) 下列句子中“以”与“何以都不闻消息”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以也(晏子使楚)B . 可以为师矣(

14、论语)C . 卿何以不汗(太平广记)D . 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钟 毓 钟 会 稍 有 令 誉(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治水必躬亲)(5) 甲文主要表现了兄弟俩的感情深厚,乙文表现了什么主旨。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八上仪征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泰州文天祥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注】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坎窞(dn):地底深穴。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1) 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2)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 (2019七上宣武期中) 题目: 的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