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68988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F应变化分析(江苏大学10级护理学高慧)(1)(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号黑体居中)毕 业 论 文(小初黑体,间隔2个字符) 论文题目:操作者培训前后两年间献血者 局部不良反应变化分析 专 业: 护理学 姓 名: 高慧 学 号: 1014912301362 教 学 点: 徐州函授站 联系方式: 15996978504 (以上为黑体小3号)1、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行间距固定值18磅;版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装订线位置为左,0.5cm。页码一律位于页面下方并居中。不设页眉。封面不设页码;页眉、页角边距为1.5cm。2、红色字体为说明文字,请不要打印。 操作者培训前后两年间献血者局部不良反应变化分析徐州市中心血站 高 慧摘要 目

2、的 研究在进行操作者的技术培训、心理学及心理护理培训及考核在献血者局部淤血及疼痛不良反应变化的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血液中心采取技术业务及心理学心理护理培训考核及实施后,共搜集无偿献血者78548例为A组,对照组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本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共73049例为B组,分别对其局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局部淤血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献血量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局部不良反应A组例数为306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39%,B组例数为501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69%,例数及率有显著的

3、下降(P0.05);局部淤血不良反应A组例数为263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33%,B组例数为427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58%,例数及率有显著的下降(P0.05);局部疼痛不良反应A组例数为43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05%,B组例数为74例,占总年度献血者为0.10%,例数及率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 经过严格心理学心理护理及操作技术培训,对献血者的局部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有显著效果。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疼痛;淤血An analysis to the changes of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blood

4、donation between 2009-2010 two year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blood donation between 2009-2010 two years after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The 78548 blood donors after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 and skill

5、s training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0 and the 73049 blood donor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were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ates of local pain、local blood outside the vessels and total local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 rates of local pain (A grou

6、p 43(0.05%); B group 74(0.10%))、local blood outside(A group 263(0.33%); B group 427(0.58%)) the vessels and total local adverse reactions(A group 306(0.39%); B group 501(0.69%)) were decreased obviously.Conclusions: The rate of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ecreased obviously after assessment and ed

7、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blood donation.Key Words: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 pain; blood outside the vessels引 言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已逐渐被社会认识和接受。但在献血过程中,但在献血过程中有少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良反应有全身性的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慌、呼吸急促、出冷汗,严重者出现晕厥、休克等,也有局部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及疼痛等,一定程度上挫伤

8、了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无偿献血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志愿献血者队伍,本站自2010年1月以来针对局部不良反应对操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加强对献血者心理及局部护理,使献血者献血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 ,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选择2010年1月至 2010年12月本血液中心78548名献血者,男42580例,女35968例,年龄为1855周岁,平均为324.7岁,为A组;2009年1月至 2009年12月本血液中心73049名献血者,男40162例,女32887例,年龄为1855周岁,平均

9、为315.2岁,为B组;A组为研究组,B组为对照组。1.2 研究方法1.2.1采血环境及操作者:采血环境因本血液中心采用小组不同采学点轮转制度,采血环境分别为银河采血车点、火车站采血车点、矿业大学采血车点及采血屋等四个采血点。采血操作者为本组5位护士,都为合格职业护士并通过安全血液及血液制品资格考试。1.2.2 人员定期培训及考核 为减少局部不良反应进行以下培训及考核:对操作者进行每月一次静脉穿刺培训,并考核;培训及考核具体内容为选择最佳的采血血管、如何定位并避免穿刺动脉及神经、采血结束如何压迫止血,并指导献血者压迫止血,指导献血者离开献血场所如何对待穿刺部位;对操作者进行心理学及心理护理培训

10、,并考核;对操作者进行心理医学培训,培训如何与献血者交流。1.2.3 献血流程(徐州市中心血站操作规程):招募献血者咨询体检初筛化验采血发放献血证纪念品1.2.4采血量及记录:献血前体检符合献血者献血前健康检查标准;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200 ml或 400 ml全血(由献血者自愿),由采血护士观察记录献血反应、询问原因。1.2.5采血操作过程(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2.5.1对照组:选择肘部充盈饱满、弹性好的静脉作为穿刺静脉。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静脉穿刺。保持针头位置稳定,血流通畅,固定针头位置,用敷料保护好穿刺点。对血流不畅者,应及时调整针头位置,以防采血中断。做好献血者护理,与

11、献血者进行交流,观察献血者面色、表情,及时发现并处置献血不良反应。当血量达到要求时,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用止血钳夹住针柄后导管,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拨除针头,按压片刻至无出血。嘱献血者用手指压迫穿刺点10分钟并抬高手臂,或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1小时,避免出血或形成血肿。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若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局部压迫。 献血后应休息1015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献血后告知: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12小时以上,避免穿刺点感染。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血容量恢复。1.2.5.2 研究组:(1)操作过程和以上相

12、似;(2)主要改变为采血完成拔出采血针过程稍有改进,护士拔针时,针头在无按压状态下与血管纵轴平行缓慢向外拔出,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则快速拔出体外,同时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按压片刻至无出血;(3)需反复培训考核:采血前和采血中对献血者进行较自然和合理的聊天,目的为转移献血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采血后加强对献血者的交流,并注意沟通态度,让献血者没有体制化、流程化,生产线化的渺小和冷漠感。对操作者进行每月一次静脉穿刺培训,并考核;培训及考核具体内容为选择最佳的采血血管、如何定位并避免穿刺动脉及神经、采血结束如何压迫止血,并指导献血者压迫止血,指导献血者离开献血场所如何对待穿刺部位。对操作者

13、进行心理学及心理护理培训,并考核;对操作者进行心理医学培训,培训如何与献血者交流。1.2.6 献血局部不良反应的表现:穿刺局部疼痛、动脉或静脉出血至局部淤血1.2.7 疼痛判断标准: 穿刺前取得献血者同意,通过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可判断其疼痛情况,如献血者没有明显的疼痛会静止不动:即维持某一种最舒适的体位或姿势。如感觉到一定的疼痛会表现为无目的乱动、保护动作及规律性动作或按摩动作来缓解疼痛。1.2.8 率的计算:各例数除总例数,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采取四舍五入。1.2.9 统计学方法:以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均值 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

14、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 结 果2.1两组间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别从年龄、性别、献血次数及献血量等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比较结果为两组间一般资料为相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之比较分组总例数年龄(岁)性别献血次数献血量(ml)男女第一次两次及以上200400A组78548324.742580(54.21%)35968(45.79%)45518(57.95%)33030(42.05%)13910(17.71%)64638(82.29%)B组73049315.240162(54.98%)32887(45.02%)42770(58.55%)30279(

15、41.45%)12972(17.76%)60077(82.2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两组间分别对局部总不良反应、动脉或静脉出血至淤血反应及局部疼痛等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见表2)表2 两组局部不良反应之比较分组总例数局部不良反应合计局部淤血局部疼痛A组78548263(0.33%)43(0.05%)306(0.39%)B组73049427(0.58%)74(0.10%)501(0.69%)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 讨 论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并保障其安全1。 献血不良反应是指因献血引起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