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68987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昼”“耘”“绩”这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2、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法学法1、知识迁移法。2、品读感悟法。3、引导想象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农村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不陌生吧?(出示农村风光图片)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就对乡下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2、读诗题,解题意。指名读课题。(师告诉学生“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再齐读课题。 3、了解诗人。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

3、读读关于他的资料,看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看诗人简介,自由读,交流)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范成大所写诗篇中的一首。(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师: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指导读准字音课件展示全诗,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读,(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3)齐读全诗。2、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1)听范读。(2)学生练习模仿读。(3)指名试读。(4)齐读(三)、自由学习诗文,探究诗意、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4、画卷。2、让我们和以前一样,采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学生齐读)3、学生自学。4、汇报交流通过自己想办法已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昼:白天。 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泛指耕种。 绩麻:把麻搓成线。在这里泛指纺线织布。 儿女:男儿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不明白。 供:从事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荫下。(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弄清了诗中字词的意思,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你看到了谁在做什么呢?(相机板书:村庄儿女耘田 绩麻 童孙学种瓜)2、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齐读。你们刚才在读的时候

5、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村庄儿女各有各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欣赏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乡下人总有那么多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指名读)师: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2)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今天的辛苦,换来的将是什么呢?(美好的家园、幸福的生活)那该是多快乐呀!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送进诗句,再来读读(指名读)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3、出示

6、: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小孩也被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喜欢上劳动了,我们一起读读第二句。(齐读)孩子在干什么?从一个“学”字,你体会到什么?(天真、勤劳、好学、可爱)(2)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通过你的读来表达你的喜爱吧!(指名读)(3)劳动是快乐的,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齐读)4、升华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配乐指名读诗-再齐读)5、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边听音乐边背诵)6、这首诗还可以用音乐唱出来呢!我们来听一听,愿意的可以跟着唱一唱。(五)、拓展积累师: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吗?(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