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68891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1.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场教练的指挥艺术王吉生对于教练员来说,一切的训练都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因此教练员非常重视自己在比赛中的作用。“指挥艺术”不仅是优秀教练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功课,而且是帮助运动员抓住“机会”更上一层楼的“助力”,也许他们人生的成败、转折就在此一举。所以教练员的责任重大,特别是重大比赛的临场教练,更不能掉以轻心。多年来我一直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也许下面的感悟和案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抓住机会,获取成功。一“拼”出针对性:一次我在先农坛的比赛场外见到了我一个学生小张,那时他已经是北京队的运动员了,当时他正准备上场比赛。我关心地问他:打算怎么打?他随口回答说:“拼呗!”,我接着追问他

2、:“怎么拼?”他被我问住了,回答不上来。我想一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可能不知道怎么“拼”,但是临场教练却应该有针对性地去指导他们,针对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拼”法。1 针对弱手拼“回合”:“回合”就是实力!既然实力比对手强,就应该稳扎稳打,回合越多,对方的弱点越容易暴露。案例:思路不同,结果不同2010年的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C第一站比赛,我带的六十六中男队最终夺得团体第一名,其中我队的小贺是场场得分的头号主力队员,但是在对浙江队的比赛中,他却输给了一个几乎场场丢分的削球手小李。在总结这场比赛输球的原因时,用他的话说是“轻敌了”。固然这里有轻敌与准备不足的因素,但是既然自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手;既然自

3、己当时的状态很好、且信心十足;既然已经发现了对手非常顽强,轻易不肯放弃;既然双方比分咬得很紧,赢起来并不容易。有这么多“既然”之后再分析输球的原因,难道仅仅用“轻敌”这样简单的两个字就能说清楚?显然我们必须挖掘比“轻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是找到由于“轻敌”引发的一系列误判和误导。回顾起比赛的过程,小贺总是想一个“爆冲”将对方来球杀死,这样一来无形中失误就增加了,甚至有时被对手接回来反而没有心理准备。当比赛进入了一两个回合定胜负的局面时,不仅小贺技术全面,功底深厚的优点发挥不出来,而且对手技术的薄弱环节也不宜暴露。这场比赛不能说小贺比的不认真,也不能说他没有尽力“拼”,但是“拼”的方向不对,结

4、果进入了死胡同。同样还是这个对手,小贺在2011年的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单打中又遇到了他。因为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小贺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在多次“回合”的较量中,终于抓住了对方攻守衔接不好的弱点,最后小贺以3:0轻易地战胜了对手。可见同样是“拼”,前后两场球的思路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总之遇到比自己总体实力弱的对手要有耐心,回合越多,胜算越大。正如世界冠军张怡宁那样,即使在不利的比赛局势下,她甚至会暗示自己说:打不死对手,还扛不死对手?因为张怡宁的总体实力比她面对的所有对手都高,只要“回合”多,机会总是属于张怡宁的。2针对强手拼“胆量”:挑战强大对手,必须要有战胜对手的胆量!既然常规实力不足,就

5、要有胆量采取非常规的办法,出其不意才能出奇制胜。案例一:“胆小没得将军做!”在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北京男队在小组赛中意外地输给了海南队,出线的局势顿时变得严峻起来。北京、广东、天津三队都是各输一场,其中天津队最有利,他们已经是坐二望一,提前获得了出线权。因此最后一场北京对广东的比赛,成了争夺出线权的生死之战,谁赢谁出线!广东队的主力队员小周是个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运动员,在以往和小周的交手中,北京队的三名运动员从未有过胜绩,最多只是赢过他一局。没有获胜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是面临生死的背水一战,北京队唯有放手一搏,我们需要的是“胆量”,不仅内心中要有“胆”战胜对手,而且比赛中还要有“

6、胆”采用新战术。北京第一个出场的小李对战小周,一开局,对手就摆出一副稳扎稳打拼实力的样子,这明显就是对方以往战胜我们的打法。比赛开始北京队的小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猛打猛冲,而是采取了多方试探的打法。期间一个偶然的轻击进攻球,让对手回球下网,这是因为对手习惯站位离台,擅长打借力对攻球,对这样的轻击球反而有点力不从心。作为场外指导,我一直在寻找“突破”的方法,这个球给了我启示,我决定大胆采用轻、重结合的变化战术,随即我要求小李注意判断,当对手离台时,尽量轻击来球,不给对手借上力,待对手上前时就快速进攻长球。由于我们采取了“敢于轻击在先、重打在后”的战术,结果造成了对手步法混乱,出手犹豫,失误增加,漏

7、洞频出。最后对手以两个相同的1:3分别败给了我队的小李和小贺。在这场比赛中,由于作为头号主力的小周连丢两分,导致广东队以1:3败给北京队,痛失出线机会,北京队则以四战三胜一负的成绩夺得小组第一。事后在下面观战的原国家队教练马指导对我说:“你们只有这样打才有赢的机会,没想到你敢让队员这样打,更没想到队员在场上真能这样打出来!”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以往的比赛中,我们从来就没有这样打过;在下面的训练中,也从来没有练过这样的战术。这一战例应了一句俗话“胆小没得将军做!”面对强手拼的就是一个“胆量”,有胆量才能有创意。这场球下来,北京队的士气大振,接着连续战胜了河北队、山东队。在决赛中又以3:1击败

8、了实力雄厚的上海队,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冠军,创造了北京市中学生乒乓球队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案例二:输了够本,赢就赚了!那是我十六岁的一场比赛,当时我还是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一次天津市举行的优秀运动员邀请赛上,我遇上了一个天津队的专业运动员小李。小李曾经是我的小学同学,早在四年级时就获得过天津小学生比赛的前四名,后来调入了天津市乒乓球队,可是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练习乒乓球,直到初中二年级我才有机会进入业余体校训练。即使我当时的技术进步很快,但是和小李比还是很“业余”。比赛前我在走廊里遇上了我的教练,告诉了他我的情况,并问他:应该怎么打?可能是因为我的教练也要参加比赛,他无暇与

9、我细说,但是他告诉我:既然你的对手是专业队的,还有什么可想的?拼呗!打输了够本,打赢了就赚了!听了他这番指导,倒是激发了我义无返顾的斗志。比赛开始了,小李总是抢先上手进攻我,他用的是反胶球拍,搓球、拉球都很转,可是我当时使用的却是一支没有海绵的胶皮球拍。前三局我一度1:2落后,当时我想必须大胆进攻争取主动,可是他的搓球很转,不易进攻。怎么办?于是我决定拉弧圈球!其实我用的是没海绵的单胶皮球拍,可以想见用它拉出的“弧圈球”会让对方多么难受,结果是我连胜两局反败为胜。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对手小李领先后思想麻痹大意了。或许这样的推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当时我不能大胆采用“新技术”单胶皮球拍拉弧圈

10、,就不可能扰乱对方的心智,继续中规中矩的打下去,也就无从抓住他因“麻痹大意”送给我的转机。3针对水平相近的对手拼“变化”:对手水平接近,可能互有胜负,教练员如何帮助运动员多胜,少输?就是要在拼“变化”上下功夫。案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2007年的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北京六十六中学的小李在单打中遇上了湖南师大附中的一位运动员,双方都是近台快攻选手,比赛打起来回合不少,但是小李却占不了上风,比分虽然还能咬住,但是总是对手领先。显然这么打下去虽说是也算打出了自己的水平,可是结果是没有便宜可占。比赛已经打到第四局,小李1:2落后一局,场上比分又以5:7落后,这时我果断叫了暂停,我对小

11、李说:“不能这么打了,立刻改变战术!发下旋球,逼住对方反手搓,看准了再起板。”小李和我很默契,立刻改变了战术,用搓球逼住对方的反手,没有机会绝不贸然进攻。由快速对攻突然变成对搓,这种改变使对手极不适应,打得心烦意乱,越打越乱,竟被小李连扳两局反败为胜。接着小李又用这种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战术战胜了天津二中的另一个对手,最终获得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第三名。这两场球下来后对手们都很不服气,似乎很不屑这样的战术,但是对小李来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变”才是聪明的做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级运动员的评定标准,小李在这次比赛后被评为一级运动员。可以想见如果不及时“变化”,她就不可能抓住这次机会。二

12、亮出自己的“刀锋”:赛场上教练员必须帮助运动员建立强大的自信心,信心就如骑兵的战刀,战场上的骑兵,不仅要抽出战刀,而且要亮出自己的刀锋,将刀锋对准敌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信心来自他们的“得分手段”,这就是他们的“刀锋”!案例:找出自己唯一的“特长”2011年5月份,北京六十六中学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湖北黄石举办的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C比赛。因为我是从成都出发没有随队同行,直到比赛开始的当天晚上才赶到赛场。见到我们的队员时,她们前面的比赛已经输了一场。我关心地问女队的小李:“你打得怎么样?”她郁闷地回答说:“打得不行。”我又问:“你赛前不是练得挺好吗?”她嘟囔着回答说:“练的东西总打不出来,有时打出来

13、也不管用。”看着她一副没有信心的样子,我想她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得分手段”了。于是我就问她:“比赛取胜靠什么?主要是靠自己得分,还是靠对手的失误?”她说:“当然主要是靠自己得分。”“你靠什么得分?”我接着问,“发球抢攻、正手弧圈、反手起板”她罗列了好几项。听到她的回答我故作惊讶地问道:“你有这么多得分手段为什么还会输球?”这一问让她语塞了。我见她开始思考了,于是就帮助她分析说:“在对手水平接近的比赛中,你不可能有这么多手段都比对手强。正如你不能选择两只手持球拍上场比赛一样,你平时是左手持拍,必然会选择左手握拍上场,因为这是你唯一的强项。用这种思维分析,你只能有一项最强的手段才能称之为特长,因为

14、既然是特别的长处,你就只能有一项。”我接着补充说:“特长就好比是你的刀锋,既然你面对对手,就不仅要找到你的武器刀,而且还要拔刀相向,也就是将刀锋对准敌人,决不能授之以柄。”听了我的分析,她似乎有所触动说:“反手进攻应该是我的长处。”这次她说对了,小李是一个左手持拍运动员,她的进攻力量大,特别是反手进攻出手快,斜线角度大,能给对手造成巨大威胁。经过这次分析她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反手的进攻上了,比赛中我要求她:尽量多用反手进攻,稍有机会就大胆上手,而且先打斜线;如果遇上不适合反手进攻的球,尽量在台上压低弧线控制回球,等待有反手机会再大胆进攻。思路的调整使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得分手段”,她的比赛

15、越打越顺,信心越来越足,即使面对强手也不怯场,这正是亮出“刀锋”,有恃无恐!她在黄石的比赛成绩也从开始的输得多,到后来居然赢多输少。在两个月后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她作为北京女队和北京六十六中学代表队的主力选手,先后夺得了混合双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都说“存在决定意识”,艺高人胆大,但是有些运动员还是当局者迷,特别是不太成熟的少年运动员,他们经常会在紧张、兴奋的环境下找不到“北”。心理学有一句话:“人们看到的东西,都是他们想看的。”教练员在比赛中就是要引导运动员看到他们应该看到的东西他们用以克敌制胜的“刀锋”。三寻找对手的“软肋”:正如拼斗中的剑客必须寻找对手的穴位或软

16、肋一样,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必须帮助运动员找出对手的“弱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对手的弱点,指挥就会陷入盲目性。千方百计找“弱点”,可以说是教练员临场指导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说“千方百计”,就是要确信,即使是再强大的对手,也必定有他的“软肋”,作为教练员必须有能力先于运动员发现它。案例一:卖个“破绽”诱敌暴露“弱点”一次在六十六中学举行的交流比赛中,与我们中学生对阵的一个对手老黄虽然年长,却是全国有名的长胶运动员,常年活跃在全民健身的比赛中,战绩斐然,鲜有对手。他不仅擅用长胶回球怪异,而且使用反胶进攻技术也十分娴熟,战术经验十分老道。相反我们这里都是一些十分稚嫩的中学生,此前他们从未遇到过这种怪异的长胶打法。比赛一开始,前两个运动员小李和小申很快都败下阵来。面对如此年长的对手和在他们看来如此“邪门”的打法,他们虽然心里不服,但也无可奈何。第三场是我的学生小贺上场,作为临场教练的我,当然不希望在对手连胜两场之后,自己还是无所作为。可是对于不会应对长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