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68863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地处理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听郑乐丹的9加几一课有感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张丹英新课程实施以来,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主题图无时不吸引着师生的眼球。教师们摒弃了以往例题加分析的单一教学模式,将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主题图融人了课堂教学,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新意。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没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机械照搬、生硬处理,就会使主题图失去应有的作用,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如何真正使用好这些主题图,发挥

2、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老师经常在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在最近的全员赛课中,郑乐丹老师开了一节一年级的9加几,在这节课中,郑老师深入地领会主题图的内涵,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将主题图分层展示。“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的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郑老师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所以郑

3、老师将主题图分层展示,首先,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注意力就迅速地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简述图的内容,这样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调动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自然面然地把学生带入今天要学的新课中,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老师用“分解”的方法来分离内容复杂的主题背景,把主题图中的牛奶问题单独呈现出来,强化学生注意和感知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牛奶的情境图,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就马上进入了例题“9+4”的教学,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初步理解“凑十法”。接着再请学生来解决运动场上的其它问题,进行计算方法的

4、优化,最后利用主题图拓展延伸到后续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2变静为动,使主题图“活”起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有很多时候再现的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郑老师通过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辅以情境式的说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的过程

5、得以彰显。如:将牛奶图单独展示出来,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9+4”,然后利用多媒体将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一一展示多样的算法,有一瓶一瓶数的,有接着盒里的9瓶往下数的,有从盒外拿一瓶放里面凑成十再加盒外的3瓶算的,通过这样动态地演示,学生更能深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增加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3拓展主题图的多样使用有些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功能只用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结果学生仅仅是开头几分钟在情境中学习,剩余的时间就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这不但让学生一下子觉得没了兴趣,还对教学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在一堂课中,图不在多,关键要用

6、足,用透。由于郑老师对主题图作了认真分析,用心处理,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堂课中,郑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使主题图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所以到课的结尾郑老师又把主题图拓展延伸到以后要学的后续学习内容上,如试着解决“8+7”,让学生在蕴含丰富知识的主题图中,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干,也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一次检验考核。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知识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这就是说使学生变聪明,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而教材中的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种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数学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要我们一线的老师用心领会主题图,灵活应用主题图,就会让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