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专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68857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复习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史复习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史复习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史复习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史复习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复习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复习专题.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世界农业发祥地,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性的农耕经济,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2传说中神农对古代农业经济的贡献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农耕创造的实践。 3神农时代、春秋战国、汉朝、唐代的耕作方式与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东汉由二牛抬杠的耦犁发展为一牛挽犁。耕作工具:原始社会:神农氏的耒耜。春秋战国:春秋

2、的铁铲,战国的铁锄。汉代:中耕的曲柄锄、收获的大镰、播种的耧车。唐朝:曲辕犁。4原始社会、战国时期、汉代的水利建设成就原始社会:大禹平息水患,发展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时期:李冰的都江堰和郑国的郑国渠。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创造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井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5隋唐五代、宋代、明清时期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的立井水车,长江流域的高转筒车;宋代的水转翻车;明清的风力水车。6古代赋税的种类、赋税征收的目的和特点(1)种类:田亩税、人头税,杂税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税收(2)目的:为政府的提供物质保障。(3)特点: “征发无度”、“无有定准”,历朝征收赋税

3、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7古代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农民缴纳的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沉重的赋税徭役使农民失去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社会动乱,直接导致王朝的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凋残。8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商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北魏到唐前期: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9土地兼并的原因、影响、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影响: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农耕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小农破产,社会

4、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提出了“均田 ”的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的重要内容。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8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少地或无地。二、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 2家庭手工业的含义和特点含义:小农业与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特点:依附于农民家庭,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3田庄手工业

5、出现的时间、原因、性质、经济特征出现:随着土地集中,汉代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特征: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技术工艺的高超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特殊行业的垄断性: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由政府垄断。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技术发明和革新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的封闭性: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劳动创造的压抑性:匠户定期服役,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5、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出现人工养蚕和丝织技术,纺织原料是麻

6、和葛,纺织工具有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 (2)商周时期:纺织业相当重要商代已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从事纺织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为“国有六职”。(3)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花色品种多、技艺高(如素纱禅衣、起绒锦等); 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6、冶铸业的发展(1)青铜冶铸业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现早期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商代:生产规模大,制造水平高,代表是司母戊大方鼎。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藏礼于器),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水平高。 (2)冶铁业春秋晚期:出现中国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7、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汉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经历了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再到水力鼓风的革命性的变化(如东汉杜诗的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南北朝: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北宋:以煤作燃料,加速了冶铁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7、陶瓷业的成就(1)原始时代:出现彩陶(釉陶,又称原始青瓷),代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3)东汉末期青瓷器釉色光亮、质地纯净。(4)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闻名全国;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

8、文用于瓷器装饰。(5)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主要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6)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登峰造极。8、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高且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封建社会晚期出现工场手工业;家庭、田庄、官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部门不断增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发生相应变化。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古代商业的发展(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初步发展。(3)西周:交易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和铜贝。(4)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运活

9、跃,商人成为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俞大娘航船”商船大,水手多;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8)明清:在京城、省城、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古代“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战国: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明码标价。 汉代:形成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和五都(洛

10、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有“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控制市场物价。南北朝:出现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进行管理。 唐代:“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出现繁荣的“夜市”;长安、洛阳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经“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特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宋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汴京商业繁盛,夜市和晓市兴盛,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著名城镇有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原因、目的、表

11、现和影响(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发展农业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农业劳动力减少。(3)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4)表现: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吕氏春秋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 (5)影响:促进农业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压抑社会经济活力,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和

12、发展。 2、古代管理工商业的政策措施和影响(1)政策措施:(1)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汉初抑商,商人赋税加倍。(3)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4)朝廷决定市的废立,设官管理官市,限制交易时间。(5)加重赋税征收控制私营工商业。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商税征收部门同时承担查办私贩茶盐等行为的缉私任务。商税的征收额比朝廷规定的商税额高得多。 (2)影响: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束缚了商业的自由发展,抑制了新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3、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和影响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政策,又称为闭关锁国政策。 (2

13、)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表现: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清朝继承并发展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阶级,盲目排外,保守愚昧;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原因: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2)产生标志: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3)清

14、朝发展的表现: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萌芽的部门增多(纺织业,景德镇的制瓷业、云南的冶铜业、陕南的造纸业、台湾的制糖业、江西的制烟业、福建的制茶业等)。(4)发展缓慢的原因:市场狭小:农民贫困,购买力低,影响国内市场扩大;资金缺乏:地主和商人用钱购田置地,缺乏资本积累;政策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制度阻碍: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1、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概况、影响 (1)背景 :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2)概况: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途

15、径:直接投资,手工工场转化。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代表: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3)影响: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促成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影响 (1)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控制海关,开放通商口岸,获取内地航运通商等权利,进行商品输出,打入内地市场)。 (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迅速发展。外商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3、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时间、表现、影响 (1)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2)时间:鸦片战争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