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68847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 “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 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

2、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

3、。 第二节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 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

4、。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

5、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

6、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

7、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景观设计方法就是有意识地组织主要的景色、景物(图1.8),再通过脑子转换成平面、立面。为了获得这一景观,需要在这一地块的尽端设一个榭、一个厅堂,中间要设一座桥,近处要设一观景点。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道理。第三节 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以上谈的和历史上的园林关系较为密切。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地球上人口增加了许多,大众对于景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增加了许多,因而,现在的景观设计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而古代的景观园林相对而言服务的人数较少,园林精品只为少数

8、人所享受。面向群体,正是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上的变革,现代景观之所以有别于传统园林,也正是由此而生的。现代景观意味着要同时考虑很多人的需要,这种现代景观设计最典型的是广场设计。当然有必要澄清一下广场设计的概念,它并不是目前中国大量房地产开发搞的所谓的广场“没有场的广场”。我们讲的广场是Square,英文指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空间;或者是“Plaza,中央有一喷泉的十字路口,作为由建筑围合的开敞空间。Plaza规模一般不大,往往位于城市中心;而Square则占地规模较大,能同时容纳很多人,这就是群体的概念。图1.9是盐城的广场设计,总面积3hm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

9、的最基本的问题有三点:意义的问题,文化的问题,精神的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使用的问题,作为开放空间,它是公有的,不是私人领地,任何人都可以去玩,可以晒太阳,总统与扫大街的人在这里平起平坐,没有什么高低之分。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如果说古代的苑囿园林最终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那么,可以说现代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当中。再如绍兴市民广场,绍兴市民广场不仅有现代广场风格的问题,它还须与中国文化发生关系,这是一个现代出现的问题。因为,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广场是一种生活,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它不是一种简单

10、的形态游戏,而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制度的产物。而中国顶多是阅兵场、市场,况且市场从形态上讲基本上是线形带状的,很少有square这样的形态。中国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开放空间的传统是“街”这一形式,而西方正好与它相对,是一面状、块状的Square形式。常德站前广场则兼有停车、交通功能,解决立体交通是个重点(图1.11),而景观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除了广场、街头绿地,现代景观设计还有很大一块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这是福州16hm2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图1.12):规划意图一是要让每一户人家都能看到自然的山,组织视觉轴线;二是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组织通风的廊道和绿化带。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不得不讲求自然环境

11、生态,所谓自然环境生态,其所要考虑的方面即阳光、空气、植被、动物、水、土、气候这些现代已被各个学科专业分门别类、系统研究的科学,与中国古代地理学堪舆,即“风水”有一定的联系。正是由于这方面的联系,哪怕是激进的现代景观规划师对于“风水”也并不陌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也常常被人们理解为现代风水,这并不奇怪。风水的科学层面就在于它考虑了我们的环境生态,想一想,指北针和风玫瑰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是多么的重要,对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风水的这一关系就不难理解。第四节 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这就是

12、城市设计。目前,在中国城市设计尚处于兴起阶段,在这一领域,建筑、规划、景观园林三个专业都有一席之地。而在已有大量实践的美国,主要是由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来做,且景观建筑师占了大头。一方面,城市设计与整个城市的规划是紧密结合的;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要考虑一个个单体建筑。同时,在空间布局组织上,主要是由贯穿于整个城市开敞空间的景观来控制协调的。所以城市设计需要由懂建筑、规划、景观、视觉、文化、历史的人来做。可以说城市设计是从“Open space”人手开始做的,配合着这一空间再把建筑一个个放进去,然后考虑一些形象的问题。 图1.13是“徐家汇广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徐家汇广场由五条道路汇合而成,其中

13、有中国销售额最大的第六百货大楼等,尺度比较大,方向性不强,规划现状乱哄哄,缺少主体。作者接到这一任务之后,第一步即配合交通部门作了交通上的梳理。另外,最头痛的是有两个很大的地铁出风口,有四层楼那么高,现状是在其四周围作了一些广告牌。徐家汇广场的景观整治规划最后即归结为“怎样处理这两个出风口?怎样增加绿化?怎样协调周围建筑上的广告.”设计师做了三个方案(图1.13,图1.14,图1.15),总的想法是想通过一个景观体使四周的建筑相中心收拢,所以这是一个景观上的“凝聚力”工程。在最后的选定方案(图1.13)中,建造一座40多米高、14m幅面的大型广告体,比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型广告体还大,目前也可作为

14、千年倒计时的钟(图1.16)。另外一个案例时静安公园的改造,它不是简单层面上的公园,而是与地铁2号线的建设相结合的城市设计,方案采用与地铁车站相接的下沉广场,使人一跨出地铁车厢,便能感受到阳关。在这一改造过程中,景观规划师要考虑交通、景观、开发等等方面的问题(图1.17)。对于“上海龙华旅游商业区规划”这一项目,设计师仔细研究了现状,根据研究得出了现状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即两个网格交叠的形式(图1.18a),设计师就是根据这一结构布置新的建筑。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大不一样,本规划以开敞空间(Open space)为主进行总体布置,大大小小共布置了9个广场(图1.18b)。同行组织立体车行和步行交通

15、,以解决高密度的人车分流,扩展游览线路和商业面积分布。所以这一规划已不仅仅是一形态形象的问题。当然也不能忽略形象,结合龙华古塔和周围建筑的空间现状关系,这一方案强调“众星捧月”和视线的通透(图1.19)。再看看“常德战前广场区域城市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形体和空间的问题,而较少单纯地考虑建筑立面。这就意味着考虑最多的是景观:通过几条景观轴线将各个地块连接起来(图1.20),以形成整体感。在浦东新外滩的方案中(图1.21)体现了景观设计的一些现代潮流,如强调绿色、蓝色、棕色的综合,强调与城市的协调:将道路架起,使城市的生态绿道得以延伸到江边。当时这一方案未能得到理解、接受,时间是1992年,但是仅

16、仅时隔1年,在1993年,美国某地的同类规划设计中,其中标方案的基本思路却与此相似。同样,香港的艺术中心建在维多利亚港的海边,它就设了一专门供人游览的二层平台,效果很好。所以,设计师始终认为在浦东滨江大道一带应做一立体化的景观处理,地面一层作为绿化与生态林地,地上二层或二层以上作为游览观光的观景带。作为统领开敞空间的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极为重要,这不仅仅是所谓的风貌规划,而是需要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从景观开敞空间、绿地、生态着眼,首先为城市留有起码的“空地”,如果象这张幻灯片(图1.22)中的模型那样,整个浦东几乎都被建筑“实体”充满,景观规划设计就无从谈起,最后只能是小打小闹。第五节 作为城市规划分支的现代景观规划现代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也有紧密的联系,对于城市的总体环境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图1.23、图1.24分别展示了“上海2050年绿化系统规划”和“绍兴市的绿化系统规划”,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