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68691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卡汀尼导轨那疙瘩是咋回事:详解皮卡汀尼导轨 战术导轨系统在轻武器领域,特别是枪械方面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具有的重要影响。简单来说,战术导轨系统就是为了增强轻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方便加装各种战术功能附件的一种标准接口装置。步兵分队对轻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不断丰富是战术导轨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则是其不断更新换代,并逐步走向系统集成的直接推动力量。/来自中华网社区 战术导轨的出现与狙击步枪的瞄准具架座标准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枪械,特别是狙击步枪,为了实现远距离高精度的打击能力,需要配备各种类型的瞄准具,瞄准具架座成为其与枪械本体连接的关键部件。最初的情形是,一种狙击步枪在配

2、备不同种类和结构的瞄准具时,采用不同的瞄准具架座。经常是出现一种新型的瞄准具,就重新设计一种连接装置(瞄准具架座),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很差,仅限于“一种瞄准镜,一种连接装置”的研制思路,没有将瞄准具架座标准化、通用化。同一种狙击步枪情况尚且如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狙击步枪,在与瞄准具的连接上更是五花八门,这种情形导致部队使用、训练和日常保养维护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提高枪械的作战效能,方便枪械与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瞄准具的连接,瞄准具架座逐步实现了标准化和通用化。这种标准连接接口,可以说是战术导轨发展的雏形。/来自中华网社区 随着战争形态及作战样式的不断变化,城市作战、特种作战及反

3、恐作战等已经成为步兵分队作战的主要样式。作战任务的不断丰富使得对轻武器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常规的点杀伤能力,还要具备步榴合一、步霰合一等面杀伤能力以及非致命、软杀伤功能;此外对轻武器装备的高精度射击、昼夜作战以及目标指示等战术方面的要求变得非常迫切。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各种类型的光学瞄具、夜视仪、战术照明灯、激光指示器、小握把、两脚架、背带环甚至是榴弹发射器加装到枪械上,使其战术性能大大增强,满足作战的需要就成了各国军队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近年,战术导轨无论是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还是其结构的改进与升级,乃至系统的模块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美国在战术导轨发展方面一直处于领先

4、地位,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还实行了战术导轨系统的北约标准。这种标准导轨应用极其广泛,目前已成为各国轻武器战术导轨的主流。苏联作为前华约组织的领头人,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开发出了自己专用的枪械标准战术导轨,并推广到一些前华约组织国家。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标准导轨逐渐失去市场,绝大部分被北约标准的战术导轨所取代,目前仅为俄军专用。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在上述两种标准导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战术导轨,但其影响力和装备范围要小得多,并不是战术导轨发展的主流。现在我们先来认识导轨中的一哥皮卡汀尼导轨 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 rail),又被称为MIL-STD-1913导轨或STANAG

5、 2324导轨,中文简称皮轨 皮卡汀尼导轨的名字源于最先测试它的美国新泽西皮卡汀尼军工厂(Picatinny Arsenal),并以此来区别当时其他的导轨标准。导轨包括一系列凸起,横截面呈T字形,凸起之间是平滑的缺口。凸起高度0.118英寸(合3.00毫米),凸起宽度0.188英寸(合4.78毫米),缺口宽度0.206英寸(合5.23毫米)。 使用全身皮卡汀尼导轨的Mk.11 Mod 0狙击步枪 研发背景:早期轻武器系统一般只包括枪,白天时由于光线好,瞄准时比较容易,但到了晚上,就很难发现目标。一战时期瞄准镜开始出现,但直到二战后,也未大量配发部队,只有一些狙击手才有资格使用。到60年代,瞄准

6、镜的配发范围有所扩大,它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向远距离目标射击,但射速也大大受到影响。这些瞄准镜极为精确,虽然提高了瞄准的精确度,但也大大延长了瞄准时所耗费的时间,因此装配瞄准镜的轻武器当时主要供狙击手之类的专业士兵使用,而不作为标准装置配给普通士兵。此外,这种瞄准镜并没有解决夜战时的瞄准问题。 到了80年代,随着布基胶带的发明和战术需求的变化,美国等国家把战术电筒开始作为应急照明手段配发给士兵。战术电筒给夜战带来方便,但使操作者容易暴露,因为电筒发出的耀眼白光太明显了,而且最初配发的电筒使用起来比较笨拙,开关起来很麻烦。不过这时候士兵毕竟不需要一只手拿电筒,另一只手拿枪了,行动起来也就更为方便

7、。 随着时间的发展,零视差的M68CCO内红点瞄准镜在90年代开始大量配发部队。这种瞄准装置使射手能够瞄准远近任何距离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射击速度。紧接着,AN/PEQ-2红外激光指示/照准器几乎在同时出现,它基本上解决了夜战瞄准问题,装备了这种装置以后,射手只需要把瞄准器发出的红点投射到目标上,然后扣动扳机就行了,余下的事由子弹的动能来完成。这些装置出现之后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应该把它们放在轻武器的什么部位?用布基胶带固定它们时,如何不掩盖住某些重要部件,如抛壳口? 这时候,导轨系统应运而生。美国皮卡汀尼军火公司发明的皮卡汀尼附件导轨系统(美军标准MIL-STD 1913)使射手可以按需装配武器

8、,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的要求。 美军实行的MIL-STD-1913军用标准,对轻武器战术导轨的结构、特点、外形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将其推广到北约组织内部,成为北约战术导轨的军用标准。北约各国的主流突击步枪、狙击步枪、机枪、霰弹枪、冲锋枪等都配有皮卡汀尼导轨,导轨上可独立或配合加装各种光学瞄具、夜视仪、战术照明灯、激光指示器、榴弹发射器等辅助装备,可极大提高轻武器装备的战术效能。因其特有的结构特性,皮卡汀尼导轨可以做得很长,因此主要应用在一些长枪管轻武器上面,当然在手枪或者其它枪械上也有应用。 皮轨对枪的扩展性非常好什么光瞄、红点、激光、夜视仪、电筒等等只要底座是标准化地想挂就挂,可以枪身

9、挂得象棵圣诞树。 导轨的安装: 皮轨正视图,每条轨道两边带有边条,并且边条成锐角状 外挂件的接口图 外挂件的接口底座图 外挂件(用提把做例子)与皮轨接触面的分解状态 提把瞄与皮轨对位,注意提把底部的限位螺丝是进入到皮轨的凹槽里 把紧固夹片装上,上紧紧固螺帽后,外挂件底部边缘的两个凹槽和皮轨的边条紧密结合,通过螺帽紧固。 外挂件平时的维护也就是检查一下螺冒是否松动就可以了,如果担心使用中的松动其实可以在螺冒上紧前加一个弹簧垫片,一般都不会松脱的。有些外挂件上紧使用的是内六角螺冒更加不会担心松脱。 皮轨系统一般都是用高硬度的航空铝材CNC做成,耐用度很高,如果哪位使用者因为挂件底座断裂要用绳子或者铁丝来加固地话,只能说是他地RPWT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