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6868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从实际出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切从实际出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切从实际出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 越秀区铁一小学 黎艳姬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或基本形态。目前强调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创新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是惟一。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采取互补的形式共同存在。一、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是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内容的、情感的、写法的),并且自自然然地把它们纳入到教学思路中,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中,在逐渐深入地对课文的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既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仍然按

2、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失去了教学目标,搞乱了教学思路,此为“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一会儿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了教案,又照着教案教,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此为“师生一起钻进了暗胡同”,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果觉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教学思路中,需要比较高的应变能力,比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可以先来讨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字词之类的小问题可随问随答;课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后解决);而后,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提出自

3、己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不宜多,一般是围绕课文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且被学生忽略的。这样处理也能较好地体现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互补。二、教师要为学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这些准备越充分,学生接受知识就越容易。教师应讲透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等等,这些方面工作做得越好,学生也就学得越好。“学贵有疑” 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提问”是最古老、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正因为“提问”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占用大量教学时间的方法之一

4、,深入研究“提问”的方法,提高教师对“提问”的意义和“提问”技巧的认识,对提问的研究才更具价值。如:学习小语第八册西门豹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读通课文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的问题很多:西门豹是怎么了解实际情况的?巫婆和官绅是怎么害人的?西门豹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处死?等等,最后我让学生探究其中之一: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方法妙吗?为什么?学生针对这个研究点,仔细读文、主动提问、合作求答,从而理解了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全过程,还认识到西门豹的方法既惩治了恶人,又帮百姓认清了巫婆骗人钱财的实质,体会到西门豹不仅为官清廉正直,而且智慧过人。三、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

5、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新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因此教学方式更是灵活多变,对待不同的课型要用不同的方法。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述法也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能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广阔的自然世界,涉猎更广博的知识。四、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

6、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小学阶段探究性学习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时应包括上述的要求,不过小学生如果进行纯研究性的学习可能为时过早,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层次性。不同的年级探究的层次应有区别;不同的内容探究的深度应该不同;不同的学生探究的水平也不应相同。不少学者发现,成功的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提问作上课的开始,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因为用问题开始,能够刺激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强化学习动机、甚至有利于形成上课需要的纪律和气氛。 在教学中也有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知、还不懂且有必要在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要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要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我们要在教学中强化“导学”的功能,用启发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不应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立起来。该自主的自主,该合作的合作,该讲解的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做到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