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68585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第三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第三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课时)精品教案【课标要求】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元素性质(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价电子排布)【教材内容展现】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 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内涵2. 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3. 知道电离能与元素化合物的关系 4. 知道主族元素电负性与元素性质的关系5. 认识主族元素的电负性的变化规律6. 体会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联系。【学习重点】第一课时:1. 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内涵.2. 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3. 电离能与元素化合物的关系。第二课时1 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2、.2 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3 电负性与元素化合物的关系。【学习难点】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的关系。第一课时: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课前预习区】一、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逐渐 ,因此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来越 ,获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相同,但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逐渐 ,因此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来越 ,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 。2、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为什么?试比较Li、Na、K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与吸收、放出能量和元素的金属性之

3、间的关系? Li Na K失电子能力:吸收能量:元素金属性:3、能否将原子或离子失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通过定量方法来比较?二、阅读教材21页至25页,完成以下填空1.电离能指_第一电离能(表达式): 符号:第二电离能(表达式): 符号: 第三电离能(表达式): 符号: (注:原子失去电子,应先失最外层原子轨道的电子)同一元素的各电离能的大小关系:2. 电离能I的作用I越小,原子失去电子越_;I越大,原子失去电子越_。【课堂互动区】观察与思考观察教材P23中图135,并结合下图说明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怎样的变化,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1) 各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

4、值有何特点? (2) 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有何规律? 3.I1的周期性变化:(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 变化;(2)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I1呈_的趋势。_的I1最小,_的I1最大。第三周期元素的I1 的大小关系: (3)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I1逐渐_。(4) *过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不太规则,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略有_ 。交流与讨论仔细观察图中第 3 周期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发现镁的第一电离能比铝的大,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这是为什么?4. I1与洪特规则特例的关系: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 、 和 结构时

5、,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如:I1(Be) I1(B ), I1(N) I1(O)资料平台:+ 1 价气态离子失去 1 个电子,形成 2 价气态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 + 2 价气态离子再失去 1 个电子,形成3 价气态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三电离能,用 I3 表示。5.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及各级电离能的应用: I1(Na) I 2(Na) I 3(Na)I1( Mg) I 2( Mg) I 3( Mg)电离能不仅能用来衡量元素的原子或阳离子 态时 电子能力的强弱,还是元素通常价态易存在的因素之一。反过来,不同

6、级电离能有 性的变化,又是核外电子 排布的有力证明。如:I1(Na) I2(Na) I3(Na ),Na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I1(Mg) I2(Mg)1) C、第n周期有(8-n)种非金属元素(含稀有气体)(n1)D、第n周期第n族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4、比较下列各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氖 锂 铍 硼 碳 氮 镁 铝 磷 硫 氩 氯5、已知某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I1=577 , I2=1820 , I3=2740 , I4=11600 ,I5=14800 ,I6=18400 ,I7=23400 , I8=27500 .试推测该元素最外层有几个电子? 6、元素的电离

7、能与原子的结构及元素的性质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l价气态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以此类推。下表是钠和镁的第一、二、三电离能(KJmol1)。元素I1I2I3Na4964 5626 912Mg7381 4517 733(1)分析表中数据,请你说明元素的电离能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是: 元素的电离能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是: (2)分析表中数据,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归纳与电离能有关的一些规律。 (3)请试着解释:为什么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

8、 7比较硼、氮、氧第一电离能大小,并说明理由。8、 为什么 I1(Cu) I1(Zn)?【课后巩固区】1.从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数据的大小可以判断出( ) A、元素原子得电子的难易 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C、元素原子失电子的难易 D、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 ) A、 K B、 Na C、P D、Cl 3下列元素中哪一个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A .Be B. B C .C D. N4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A .ns2np3 B. ns2np5 C. ns2np4 D. ns2np65.第二周期各对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次序

9、如下,其错误的是( )。 (A)LiBe (B)BC (C)NO (D)FNe6.C、N、O、F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大小排序应为( )。 (A)NCOF (B)CONF (C)FOCN (D)CNOF7除去气态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使之成为气态+1价阳离子时所需外界提供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 8.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之间六

10、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2)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3)上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9(03年上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a、c、hb、g、kc、h、l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锂XY失去第一个电子519502580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