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程纲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68580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课程纲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程 纲 要一、 课程目标单元序号目标1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 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3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 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4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 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 的学习习惯。5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

3、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 欣赏数学美。6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 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7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 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 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

4、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实践能力。8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9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二、 内容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训练重点训练难点课时安排进度周次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米和用厘米、米量认识线段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 识

5、。4课时2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14课时3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3课时4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正确读写乘法算式。13课时5观察物体对称镜面对称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4课时 67、8、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

6、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14课时 7条形统计图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课时8 8排列数、组合数猜一猜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课时99100以内的

7、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简单的加、减、乘法应用题米和厘米、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课时三、 课程实施单元序号教学流程设计注意的问题11、 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2、 能给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3、 准确描述物体所在方向,分析简单的路线图。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21 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2 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3 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

8、地位。4 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2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3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2 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4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1、 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2、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3、 时间与时刻的区别。51让学生通过解决

9、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1、 注意估算与精确计算的不同。2、 注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6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1、 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2、 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区别。3、 注意怎样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7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1、 小数和分数、整数的联系和区别。2、 比较小数大小和比较整数大小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

10、理。8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每一步算式解决什么问题。2、 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91、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2、渗透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有关思想,并能用这些思想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1、 注意对集合思想的体会。2、 注意等量代换时中间数量的理解。四、 课程评价单元序号对教材的评价(优点、不足)对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反思)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课内、课后自学作业)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

11、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对学生的困难预设也不足,尤其是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面的方向。为了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我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利用数学活动,把操场作为教室,在充分借助现实情境让学生辨认方向后,我加入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识,体会前与后,左与右的对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连性,引导学生按顺时针方向循环下去,认识东南西北,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态度积极、能够集体参与,课堂效果较好。课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

12、业。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认出生活中的各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2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1、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习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

13、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内容看似简单,但却出现了很多问题:1、学生只把被除数改成接近的整十整百,但却非是除数的倍数,计算起来很麻烦。2、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出错较多。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态度积极、能够集体参与,课堂效果较好。课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3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引导

14、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不同的统计图都有其使用条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和前几册的要求相同,教学时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他们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态度积极、能够集体参与,课堂效果较好。课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计算平均数。4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教学中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对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如学生在教记大小月方法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导,只要在学生说错时给于纠正就可以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以顺应课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态度积极、能够集体参与,课堂效果较好。课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出现问题较多的是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化。5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