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68493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教学设计[654].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教学设计 昆山市秀峰中学 刘冬然【教学目标】1.重温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战斗历程,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2.品读赏析,品味山中夜景和作者沉浸夜景的雅趣。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传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组材的方法。【教学难点】品味山中夜景和作者沉浸夜景的雅趣,感受战士们的内在美。一、导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战士双脚走天下。他们用双脚丈量了一道道险山峻岭,又用超拔的气概树立了一座座精神的标高。老山界就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是如何翻越老山界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重走红军长征路,重温那段惊心动

2、魄的岁月。( 教师板书:老山界 难)二、自主学习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梳理本文的记叙顺序。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红军历经重重困难翻越老山界】2、红军历经整整一天翻越了老山界,请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交代清楚】从时间上来看: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从战士们的行踪来看:决定翻山,沿着山沟向上走-到路旁瑶民家歇息-到山脚下-到山腰露宿-饭后继续翻山-到达山顶,休息后下山3.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以翻越老山界这一事件为主线,以时空的变化来安排结构,顺叙】4、回顾已学的记叙性文学作

3、品,请学生列举以顺叙组材的篇名并具体说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繁星】教师总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照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在前,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在后,并伴随着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两个地点的转移,也是以顺叙来组材的。三、初识老山界1、刚刚我们梳理了本文的叙事线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老山界是一座 的山?学生自由发言。2.【学生畅所欲言】我们人生中也有很多第一次,回顾第一次爬山的经历并说一说自己的切身体会。【学生发言】那天我心血来潮,拉着爸爸妈妈跟我一起去爬山。来到了山脚下,我抬头向上望去,只见山间云气缭绕,山势高耸如云。我顿时吸了一口冷气。心里只打退堂鼓。爸爸妈妈看到我的神情,不停地给我加油鼓劲

4、,我于是暗暗鼓励自己:你可以的。才到了半山腰,我已经大汗淋漓,这时我想到了汪国真曾经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于是我抓着栏杆,咬紧牙关,向山顶进发。终于我来到了山顶,成功地翻越了这座大山,看到众山都匍匐在山脚下,我终于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教师点评】:这是一次成功的翻山经历,可喜可贺。同学先是自己给自己鼓劲,然后以名言来激励自己,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3.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请勾画出描写山势险峻和行程艰难的语句,想象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景。【学生讨论交流】(1)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

5、。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 【走走停停,两次停下来,可见山势险峻,山路难行。】(2)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 同瑶民攀谈,从瑶民口中得知山的情况山势陡峭,山上,山下绵延之长。】(3)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一步一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极其谨慎,战士们行军速度缓慢,可见老山界山势陡峭和险峻。】(4)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

6、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两次写火把,从向上和向下两个角度来写,突出山势陡峭。“火把一点点排到天空”想象:战士们 自下而上纵队挺进,队伍绵延之长,行军人数之众,火把数目之多,是多么壮观。】(5) 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三个“又”字,强调山路难行,反复渲染。】4.请同学结合教材插图,定格一个瞬间,想象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景,说一说自己的切身体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示范】红军翻越老山界,天很黑,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抓着岩壁向上攀爬,和我们翻山越岭轻装上阵不同的是:红

7、军身上还有笨重的装备,还要注意脚下,翻山越岭何其难?(教师板书:山路难行)5.红军翻越老山界时,还遇到了哪些困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战士们纵队挺进,还要带着伤病员,随时应对敌人的飞机和机关枪。】(教师板书: 处境艰难 饥寒交迫)6.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战士们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紧张、勇敢、长长地吐了一口气】(1)这些心理活动表达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感?【不畏艰难险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2)请学生反复读一读战士们翻山过程中的对话(语言描写),感受红军战士身临绝壁依旧乐观向上的心理。【“不要掉队呀!”教师启发:这是谁说的呢?【走在前面的战士】面对这样的

8、险境,他们既要披荆斩棘,前面带路,另一方面还要激励后面的战友,实在不易。】“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教师启发:注意哪个字?(顶)“顶”这个字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蕴含在里面?【一种豪情】师生大声齐读,读出我们六班的豪情壮志来。7、文中还有多处心理描写,请对照瑶族大嫂,找出描写该人物心理的关键词。【一开始看到红军,惊惶-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战士面前诉苦时,哭起来-当红军把够吃三天的粮食送给她时,欢喜】【教师总结】瑶族大嫂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从害怕队伍到被谈话所感动,再到红军的关心而感到高兴的过程。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一个细节“火把”,以战

9、士们星夜翻山需要火把,和战士们特意贴标语提醒同志们不准拆篱笆当火把用,感受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和那些欺侮老百姓的军阀是不一样的。】四、细读感悟,品味山之美翻越老山界历经艰难险阻,但作者笔下的老山界依然是那么美。锁定第12小节,跟随作者的脚步,领略老山界之美。请大家一起朗读第12小节,思考: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原指自然界奇特美丽的景象,作者笔下“奇观”指的是什么?【眼前的壮丽景象】2.这一奇观美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美在山路曲折迂回 之字形盘旋而上 美在成千上万的战士们翻山越岭 火把与星光交相辉映 美在战士、夜色和高山的和谐交织】我们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队伍,浩浩荡

10、荡,在夜色中挺进,火把与星光交相辉映,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景象呢?那种别具一格的美,撼人心魄。3.文中还有哪些精彩的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军露宿山腰时】 请同学朗读这一小节,带我们一起重温战士们露宿山腰半夜醒来时的情景。从写景的顺序来看,先后写了哪些景?【星空、四周的山峰、山谷、山路上的篝火】从什么角度来写?【视觉】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目力所及,还调动了听觉器官,同样写山之美,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请同学选择喜欢的句子,品读感悟。教师选择两个例句进行引导。(1)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呢?引导学生抓住宝石闪烁这一特点,感受星空的灿烂美丽。从比喻入手,体会夜

11、空下山的诗意美。(2)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1】从什么角度来写声响?【听觉角度】【2】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比喻、排比 、衬托】【3】写这些声响有什么用意?【渲染夜里深山的寂静】【4】“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在这里是什么含义?【水声的断断续续】长征途中露宿山腰的艰辛,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地充满情趣美,我想这与红军战士对待困难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正是乐观浪漫的革命情怀使得红军战士能够藐视困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现美。王国维曾说过“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作者以这样的笔法写景,正是基于他对红军战士

12、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的深刻体察。【链接材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上阕,诗人在深秋时节,伫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而去的湘江水,激情满怀。词中秋景没有感伤的色彩,而是一片生机勃勃。请学生示范诵读,师生齐读。加深学生对困难面前保持乐观这一健康心态的认识。【交流讨论】从红军战士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百折不挠,才会在百转千回中依然挺立;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互相激励,才会组成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乐观豁达,才会坦然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和挫折。】五、小结 同学们,陆定一以纪实的笔法,再现了红军战士在山路难行、处境艰难、饥寒交迫的情势下奋勇登山的情景,赞扬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乐观向上的内在品质。(教师板书:藐视困难 乐观向上)六、写作文中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值得借鉴。师生总结文中写景的手法,加以归纳。请学生选择一到两种写景的手法,描写校园的一隅,写出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