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6.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683762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其五)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其五)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其五)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其五)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其五)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其五)6.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九江市鹤湖学校 李海燕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20课之己亥杂诗。学情分析:到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能自己通过熟读、背诵基本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所以,古诗学习的课堂,应以诵读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要想了解诗歌的本意,还需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课堂演示查找背景的方法并收集有效信息,学生能自己找资料,以后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古诗学习,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诗无达诂。特别是对名句的理解,需要从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解读,达到从古诗中尽可能多地汲取营养。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熟读成诵,正确美观地默写诗歌。2、通

2、过研读,理解诗歌大意。3、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前四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指明朝代、诗人,概括其主题,简述诗歌特点。这节课要学习的是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属于绝句。(诗歌特点复习。PPT展示,板书)二、新课1、全体齐读诗歌,正音(“斜”的古音说明)。“己”的字音字形,“即”的字音,及记忆方法:“即”右边的“刀”是2画,这个字也读2声“j”,对比记忆:“既”的右边是4画,这个字也读4声“j”。(PPT展示,板书) (配乐)分组读,推荐代表读。简要分析节奏和重音。老师范读。体会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

3、。2、结合听、读和诗歌字面的意思及文中注释,大家谈看法,同桌交流,互通有无。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情感等角度去分析。请同学代表说发现,留疑问。注释提到:作者写诗的背景是辞官;离愁是很多的“浩荡”,只是抒情;“白日斜”交待了写诗时间,这是描写,其实也暗示国运堪忧;“天涯”一词,体现出作者不舍,可却又辞官,说明是无奈之举,这一句是记叙;“落红”就是“落花”,借指辞官的自己,仍会关心过家的前途和命运,借物抒情,这二句又是发表议论。那么,作者到底表达了什么情感呢?请看背景介绍。3、背景介绍:(链接网页)“己亥杂诗”,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己亥年是1939年,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清政府腐败无能,

4、外敌对中国虎视眈眈,作者却无法作为,只好辞官。己亥杂诗共315首,写了一路的见闻感受,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作者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还计划辞官的第二年到上海去参加抗击外国入侵者的战斗,但不幸病逝未能成行。4、那么,这一首表达了什么情感呢?齐读,同学研讨,谈新的收获。师生探讨结果: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千古名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说“诗无达诂”,更多的是指对千古名句的理解,也就是不同的人引用同一组名句,解读的角度可能不完全一样。那么,对于这组名句,大家还有什么角度的解读呢?退休的同志为年轻人服务做

5、贡献为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等等5、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批改,订正,(大屏幕)展示点评。三、拓展延伸1、展示课外积累的己亥杂诗,背诵,谈理解。链接(或拍照)原文大家看。(放大屏幕)2、历史上,像龚自珍这样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文人不少:(读PPT)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战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北宋)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南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清代)学生摘抄积累。四、小结本课五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说明理由。100字左右。(展示所写)五、板书己亥杂诗作者:(清)龚自珍文体:绝句(4句)背景:辞官主题:报国、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