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68296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叙事文教学方法一、初读感知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充分感知文本,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事情发展的要素。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是古人对于初读的意义和作用的精辟的见解。可见整体感知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的听众这篇文章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进行教学。首先揭示课题。运用查词典等方法,了解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听众是很多人,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了个课文中的听众指谁,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围绕作为我这个的听众,老教授做了什么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二、自读理脉的听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时,我抓住老教授的语言,并且理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那几段话。如,在我灰心时,在我有了几分自信时,各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老人的做法给我带来了哪些变化进而理清文章的思路。三、细读理解四、研读品评通过细对比,品词句将事情的高潮和精妙之处读熟,了解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及文章的过渡、伏笔、照应、开头和结尾,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即了解写得怎么样。五、诵读拓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十分

3、重视围绕一篇篇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情境,体现习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的主题有机地整合起来,确保了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特别是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利实现从阅读实践到习作实践的迁移;启发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积累语文、感悟写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一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擦亮学生发现素材的眼睛,采撷身边的小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二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习得语言和方法,并在刻画人物时,能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小学语文文学教

4、学方法1、重视文学作品的情趣在对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要把握学生的情趣,发挥教学特色,小学生精力充沛,情感热烈,想象丰富等,因此要注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此才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童趣,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2、强化文本意识因为作品文本的不同,所以其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诗歌、小说、散文、古文等。3、改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学生很容易受到生动故事的吸引。教师可以对书中插图进行应用,从而创设意境。小学生文学作品其语言较为优美且充满童趣,教师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体现出

5、趣味。另外,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应用表演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4、提升阅读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多层次多元化对文本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课外阅读,教师也要积极提升个人素质,充实自己文学理论知识、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等。5、文学教材要切合学生心理注意选文的幻想性和趣味性,尽量忠于原著,均衡分布选文,适当增加童话、语言和小说的数量,丰富作品主题,在积极吸收外来作品也要注意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真实故事进行应用,不让让学生认为道德素质好、聪明好学、积极向上的都是外国小朋友,而中国古代祖宗形象都锁定在掩耳盗铃和亡羊补牢等主人公上了,要防止学生崇洋媚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