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66719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新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新理念,发展语文素养提高和思维能力赵州桥教学体会 重庆市石柱县南宾小学马雪梅 邮编:409199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是教师传导美、实施美的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文化气质的人。语文教材是语文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赵州桥一课为教学实例探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如何发展小学生

2、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素养 思维能力 教学实例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包括不同的学科领域,语文素养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它包括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各种文化信息的积累、思维潜能的开发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语文教学是教师传导美、实施美的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应注重提高

3、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文化气质的人。 语文教材是语文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言语材料,言语技巧,人文内涵。应让学生读懂言语材料,学会表达技巧,达到理解文章内涵,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多的依赖“多读”和“多写”,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抓住教材,深入研究精品文章,让学生在精读中领悟,在涵咏中写作。赵州桥这篇老课文的教学,就让我感受到把握新理念,利用教材,发展学生的语文

4、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快乐。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根据第二学段的课标要求,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我特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能力训练点: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会运用总分结构和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进行朗读训练。 德育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

5、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学班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所以,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世界名桥,让学生对桥梁产生兴趣,感受桥梁的美。然后话题一转,告诉孩子们能有现在这样美丽壮观的桥,与古代的桥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桥梁发展与我国古代的赵州桥有什么关系,赵州桥又在建桥史上有什么地位?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对这样一篇语言简明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培养学生对字词、常识、经

6、典文段及其他语法现象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等,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2)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在学生充分自学完成后,我出示了几个重点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后,再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再相机出示,为什么赵州桥能世界闻名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谈开了,这时,老师指导孩子在学习小组里谈论交流,并在自己书上做好批注。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7、”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学生交流为什么赵州桥能闻名世界时,学生谈到那一点就让学生朗读体悟,比如学生交流到雄伟部分,就首先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其次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体会它的坚固。并用他们熟知的教室做比较,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介绍一个东西,也可以用数字和一些熟悉的东西做比较来更清楚的介绍给别人。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孩子们就能读出对赵州桥的赞美。在交流到设计独特时,我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

8、应的句子,相机指导学生用“既又”造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学时让学生了解这一写法,知道过渡句的作用,有助于以后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感受图案的美。再看作者怎么表现这一美观的画面的,学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描绘自己家乡桥栏板上的雕刻。当了解完赵州桥的特点后,我告诉学生赵州桥的设计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当时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再让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自豪之情就油

9、然而生。这样的设计,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四、“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语言和思维是语文的两个核心因素。语文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在学习赵州桥美观部分时,让学生想象画面,指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图案,教学快结束时,我还设计了让学生给赵州桥取名,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写写家乡石拱桥上的雕刻,这些训练,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赵州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