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66581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品课堂提问遭遇“冷场”的原因及对策楼古中学 张彪一个师生互动,生机勃勃,充满乐趣,问题回答高效的课堂,是每个教师渴望并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在上面“苦心经营”,学生在下面却“硬不领情”,这种现象就是平常所说的课堂问答的“冷场”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又如何解决呢?本文试从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分析及设想。一、 产生“冷场”的原因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静而不答的冷场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偏离学生认知水平,偏离学生生活实际。1、“揠苗助长”偏离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虽然仔细研读课标与教材,但所设

2、计的问题却超越了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问题设计难度过大,且难度系数坡度不明显,新知识无法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接轨;无法寻找到接受新知识生长点,导致“问题可畏”或“索然无味”,因而学生无法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去主动建构新知。如在讲授学生维权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买书的烦恼一案,起因是小张同学到“新文学书店”买一本畅销书,回家后发现是本盗版书,里面既缺页又漏印。于是小张立即去书店要求退书,可书店老板王某却蛮横地说:“不行,我吃不起亏,售出的书概不退换”。小张的冤气无处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却息事宁人地安慰说:“孩子,算了吧!反正书也不算太贵,就算买个教训吧!”可小张不死心,第二天又去书店。小张对书店老

3、板说:“你必须退书还钱。否则就是侵犯了我的权利,我要投诉你。”老板爱理不理的说:“你还嫩着呢,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就是不退给你钱”。小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同学小刘,得知此事后,小刘:“实在太冤枉了,找几个人把书店砸了”。小张十分苦恼,不知该怎么办。对于这一案例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你如何评论店主王某和同学小张的行为?(2)小张同学如何维权?这个案例材料虽然情景较好,但问题问的太大,对于抽象能力尚未形成的初二学生来说,难免一问三不知,冷场多多,当在情理之中。2、好高骛远偏离学生生活实际随着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网络资源丰富。一些优质课、示范课,特级教师、名师的教案只要我们

4、教师鼠标一点即刻在现。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喜欢套用或滥用别人现存设计好的教案,即省心、省力,保险不出错。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别人设计好的教案未必是万能的。加上备课时的七拼八凑,东粘西帖也并非完全符合逻辑。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很理想,自以为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可是一到课堂,不但没有激起“千层浪”,甚至“微风不见”。例如,目前各地普遍采用或提倡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的确为教师提供了创造性工作平台。但有些教师设计的课件实际上仅仅只是起了一个投影仪的作用,仅仅只是把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放大搬到大屏幕上而已,既缺乏时代感,又缺乏感染力,显得机械而呆板。

5、有的教师则喜欢从互联网上下载。但下载的内容却不切合实际。如煤矿瓦斯爆炸,伊拉克战争,西北部发生的沙尘暴、印度洋海啸等,而我们的学生是南方且处于山里的学生对这些事不能亲身经历或者知之甚少,缺乏感性认识,这种远离当地实际,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产生共鸣,自然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冷场”了。3、一厢情愿教学双方缺乏互动。课堂教学只有通过教学双方的互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问题设计和教学实施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师自身,而较少的考虑学生因素,对学生应答方面的各种因素,考虑甚少。出现学生的思维不能进入教师的“有效射程”,其结果教师问题的设计变成

6、了“无的放矢”。一旦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时,学生就无从着手,出现“冷场”。追究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在潜意识里没有将学生上升到平等关系。在教学实施时教师态度严谨,表情严肃,学生容易产生恐惧感,削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单调、评价手段单一,激发不起学生发言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对“错”采取否定态度,严重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时,教师心中只有“学优生”,问题回答的“专利权”是“学优生”,因而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如某教师在上隐私一课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小秘密吗”。“有”!全班齐声喊道。“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有什么小秘密”其结果是全场一片寂静,冷场一段时间后,一个学生反问教师:老

7、师你先说说自己的小秘密吗?此时的教师无言以答,且一脸不快,教师的问答也出现了冷场,最终出人预料地变成“双向交流互动冷场”。二、解决“冷场”的策略要避免学生在课堂问答出现“冷场”现象,教师既要有敬业精神,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问题设计前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更要分析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状。设计的问题,应当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的难度、梯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启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1、以学定教,精心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设计问题时,首先教师必须

8、深入了解学情,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水平技能,这是我们设计问题起点,也要考虑到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我们设计问题着眼点,找准这个两基本点后,确定好高度,设好梯度,层层铺垫,使问题难易适度。让学生能站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草坪上,去跳起来摘树上的桃子学生“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如我在设计七上思品课做诚实的人这一课时,选取了小李同学找王大爷补自行车胎,小李因钱不够,少付一元,说好过几天再给,并告诉王大爷自己是某中学的初一学生。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并未将钱付给王大爷。该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小李同学为什么不给王

9、大爷钱?(2)小李这样做会带来的影响?会造成什么后果?(3)小李这样做会对他以后成长产生怎样影响?(4)你应该如何帮助小李同学,假如是你会如何?通过学生思维回答,同学们都认为小李的做法有失诚信,不利于其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像这样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就像上台阶一样步步升高,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从而达到了做诚信人之目的。其次,课堂提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亲切,当然也是他们最容易接受,也最能受益的。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结合教材的内容,及时把学生最感兴趣,生

10、活中发生的事例引进课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即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考虑大部分学生,也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如:个性特点,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设计问题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事可做。课堂提问虽然直接回答的只是少数学生,但必须照顾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让且要求全体学生思考,做好应答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先提问中等生,同时提醒全班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注意倾听,待中等生答得差不多时,请优等生补充。一堂课下来要针对学困生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一展身手,

11、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切忌先点人后提问,更不要先问优等生,忽略中等生,冷落学困生。如买书的烦恼一案,我把“你如何评论店主王某和学生小张的行为”?和“学生小张如何维权?”两大问题重新设计为:(1)小张说“买来的书既漏印,又缺页,老板档问侵犯了我的权利”对吗?如果对,则侵犯了小张的什么权利?小张可以打什么电话投诉?(2)书店老板明知自己卖出的书既漏印又缺页,既不退钱,又不换书,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妈妈和小刘说的话小张能听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办?通过重新设计,问题变小,变得具体了,有一定坡度,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实施时, 上、中、下学生都能认真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有话可说,有理可辨,教

12、学效果较好。3、转变观念,互动交流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中去。但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主动能动性无法真正的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有言不敢发,原因是在于一旦回答出现差错受到批评指责,使得自己的求异思维回答问题的意识日渐消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学会微笑,学会宽容,使学生感到平等,亲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卸下包袱,敢于发言。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畅开心扉,有选择适度亮出自己的“小秘密”。如果教师敢于“亮丑”学生自然也会亮出自己的“小秘密”。师生之间这种“小秘密”的相互交流,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感情的相交交流及融合。有了这种“碰撞”和“融合”,才会逐步形成“平等的朋友式”互动机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拔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教师如能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努力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根据初中生思维特点注重形象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风起云涌,就会形成有效课堂。楼古中学 张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