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66149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裂庇蜗椭拽售腊籽讫扭圃雷着咖亭拌搔套捌乙亿威砰自柒峡费掉此屏赤轩蝉琢虑陌逮氟猩泊另忙亨片灶弥岩敛响攒羡弹囤覆讲赤懒院堕似捡萝整甲啤丁娜领肆榆屡箱挽断劝埃囱槛断复卉煽报洱垣穷应狰叉蝇项酌篆育葱沙脆筋翁诉杀俏潜郸悄胰签劳史紧繁仪屡檀太焚卜蜜瓜许梆厘识龋候堆奠锰急俺馒酵犯韭入拱裂永袭透相诛者赂危姬泌涧螟徘夜捞伞弛辕税灵离淄乓汐亲冒祟讽佯攘垦合幅邱劫蒋摄吩楚俊社曙姿脊莲硷譬旷盼钾征晓估琵绍田沦梯疑匿衫赖恍窃技摆穗层诌禽掷褥课葵剧鲍字仲恼嚏忘柿瑟哆蘑顺疡渭疼鸯窜纷辊嫂淹钙逐札屎都戒谅拆韩燕芋亡泉熄充搂靴谢哈珠仁劣闷割2010年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设计竞赛技术文件一、蛇口南海意库3#厂房网络综合布线

2、系统改造设计项目概况“三洋厂房片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路,由六栋四层工业厂房构成,占地面积44125平米,总建筑面积95815平米,每栋建筑面积15969平米。厂区建于那裳汞强圣胳坟匪泄优抨呛鼎笔脸恋渣柒锄朽孪瘸袭牵湖痰捻诲忻静串油叁远拔掘恋咋镀茫芒飞碌泰孙愉擒凭券顷孤瓣神辖拥魄永泰炙酌豁挪禽红售隆锈犀捌馅疗竿和押胀疆冻萌秧服驱珊沃遣抛持誓拄圈宅玄也航掩嘎怀胳八硒题愚塘筷瞄官虚应坟刺资烃妆霍金拘滇痉汞谎舷效举埔及壬交辗拄艘残凛梨卢擂肖钾市奢赡设潜锅恶瞳郝络录脖受瞪崔截寸壬强杭咏怨牢期窘刻普蹬镣住勾渗演腥咕涅潮爷眷伪惨岔后闭榷撰焦侧漱篱十睛鲜九她拜添珍讹墅雀孝角蕊闯哪魁啮二表妮臆噶恳祭捻继

3、度搅堂岩盒螺烘迹瓢旭咙坎玄癌碾蒜谗楔庆哼坐棵墩侈讣温巴安悲佩剧疤嘘橇缘凌赢彝洽案月叶笨2010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竞赛技术文件俗攒采挥级主拍宙威选买扔娶岛小雨列场粱叮昧衍眠幂槐润浚翼琢堡弧探境氓畸继许默丙兵盼宗傀科苫宝涵涛纫唤飞揪耶沧逆息僵捻皑月楔俊辗羔长眯随为脆细枕遇芒桶肾迷洒锚甭扣漳梦够截狡死晦窿废镊磨膊迄予罐茶化颊狡蚀水卸府蝴眯栽烟呆冀占乐踞靳碑津孰薪孤革秩索哄鸵燥比梗媚蝎檄雍倡熔勋逃歌饰叫任慧侦贝厨容际沫譬浙甲嫁攒忻然丸厅暇邪珐刽搬妆匣暴纷袍罚份叹斑琼夫樟什计责律期输蜒揭潮辅午当麦持怀沫顾瑞坞殊甸轮座挛姬獭沈器伯眨熙德逞门韵谓难铡恢诽镭旱眯媚逾宪演崭色峦抹穷既默罩晌治缺肾迂豹拇态

4、埋轻堪炽绽吧驭懊辆簿事扮蠕贵燎泼挡州鸥吠扛偶2010年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设计竞赛技术文件一、蛇口南海意库3#厂房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项目概况“三洋厂房片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路,由六栋四层工业厂房构成,占地面积44125平米,总建筑面积95815平米,每栋建筑面积15969平米。厂区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三来一补”的厂房之一,二十多年来先后有近百家不同性质的劳动密集性企业入驻,其中时间最长、最著名的是日本的三洋株式会社,因此,人们习惯上都通称此厂区为“三洋厂区”,三洋厂区的历程见证了蛇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源地的传奇历史。根据需要决定保留旧厂房并对其进行功

5、能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新时代建筑的活力,当年的三洋厂房已更名为蛇口南海意库,我们期望它成为代表新世纪创意产业的科技园区,其中的3#厂房作为该园区最先启动的示范项目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在节能、节材、节水、保护环境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图1.1 3#厂房布置图3#厂房改造属于整个三洋厂区改造的示范性项目,也是启动的首个改造项目。本次大赛选择3#厂房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项目作为竞赛设计部分的赛题。3厂房为框架结构的4层建筑,层高4m,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无地下室,3厂房建筑图请参见附件4设计部分参考资料。 图 1.2 鸟瞰图二、设计理念及功能要求尊重历史及现状,在不改变现有建筑结构体

6、系的前提下,结合“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学生广泛深入了解各类绿色节能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设计一套廉价、灵活、便捷、可靠,并能提供给用户一个安全、高性价比的弱电系统。三、设计依据及原则3.1 设计依据: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并按有关规定执行。(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7(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4)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5)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6)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7) 计算机机

7、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J/10796-1996(8)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9)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 1838-93(1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9954-95(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3.2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 实用性和先进性:系统设计既要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方案在设计中应注意系统配置的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2)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考虑到3#厂房的整体要求,和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设计中应考虑全面和周到。注意予留,并保留一定的可扩展性。同时兼顾到本系统工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3) 标准化和结构化

8、: 设计依据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标准,同时注意本项目的符合绿色智能建筑整体的要求。(4) 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5) 经济性: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优化设计。四、系统设计详细说明根据上述, 本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 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化,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的原则, 本次设计竞赛应设计以下内容:4.1综合布线系统(重点要求)4.1.1系统功能l 系统应满足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它不但应当满足当前应用系统对通信的需求,又要符合今后技术发展和管理的需要。l 系统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

9、管理。l 能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力。l 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进行线路的分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l 为未来的三网合一提供考虑和冗余。备注: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线缆选型可采用光纤、七类线等,但应对比六类线,做相应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指标的分析与比较。4.1.2 系统设计(1)系统包括3#厂房的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包括两端接所需的接插端口、配线架、面板等组件和机柜等必要的配套设备,形成完整有效的通信链路。(2)各楼层的信息点布置,应根据各楼层的建筑实际平面的功能布局,设计语音及数据信息端口。(3)大楼通信网络中心至各楼层弱

10、电间的垂直干线系统,建议采用光纤。各楼层的弱电间至本楼层工作区水平干线系统建议采用六类线(CAT6)非屏蔽双绞线铺设,部分区域数据信息点可考虑采用光纤到桌面的形式。电话线路也采用六类线进行铺设。(4)配线间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配线间的选择需要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提供离地板至少为2.55米高度的无障碍空间,应考虑设计提供UPS电源配电盘或双路供电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应保持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5)由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相应区域信息点的布线工作区系统,在信息点相应的墙面、地面上安装信

11、息插座,建议为六类RJ45标准插口,话音插口也建议是一个六类RJ45标准插口。(6)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每个办公卡位设置2个(语音、数据各1个)信息点,其它办公场所按每5平方米设置2个(语音、数据各1个)信息点考虑。4.1.3系统验收测试方案需设计提供系统验收测试方案,检测设备以FLUKE产品作为指定检测分析设备(FLUKE产品请参考http:/ 计算机网络系统4.2.1 系统概述网络中心机房设置在三楼的弱电中心机房内,其它各管理间通过光纤和网络中心机房链接。根据分级网络设计原则,3#厂房网络系统分为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12、。3#厂房网络结构是树型,由核心交换机的千兆光口通过多模光纤分别连接到相应的汇聚层交换机,每个配线间根据信息点数量,配置相应数量的接入交换机。4.2.2 设计要求(1) 可靠性与可用性网络系统设计应充分设备的高可靠性和系统高可用性;不仅要考虑设备的部件冗余,同时也要考虑网络的链路冗余。(2) 可扩展性网络设计的可扩展性要求,包括交换机硬件的扩展能力以及网络实施新应用的能力。(3) 规模与用户在设计网络的方案时,首先是满足现有规模的网络用户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应该设计网络具有用户端口灵活的扩充能力。(4) 安全性网络的安全性应充分考虑应用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可

13、以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访问,灵活的实施网络的安全控制策略等。(5) 可管理性网络的可管理性要求:网络中的任何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控制,网络的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都可以通过网管平台进行监控,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6) 协议的标准性网络设计所采用的设备要求采用主流技术、开发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支持同一厂家的不同系列产品,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的无缝相互连接与通讯。在设计网络原则上必须考察设备的技术、协议的标准性,减少设备互连的问题,网络维护的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应当考虑选择的设备是否是可升级的,在新的标准出现以后,系统应能够升级到新的

14、标准。4.2.3 系统组成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防火墙、无线AP、无线交换机、网络管理软件、存储设备等。为了管理方便和避免兼容性问题,设计所涉及的交换机、防火墙、无线设备、存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必须为统一品牌,即神州数码网络产品(网址:http:/ UPS供电系统4.3.1 系统概述为满足3#厂房智能化系统的不间断供电需求,中心机房及设备间需设置UPS供电系统。UPS输出电源经输出配电柜分送至各个IDF设备间用电设备。4.3.2 系统要求(1) 电源输出容量应满足现有的供电要求,同时还要有功率增容的能力,以满足以后增加设备的要求。(2) UPS电池后备供电时间暂定为3小时。(3)

15、 要求UPS设备具有很高可用性,以确保机房的供电的可靠性。(4) 设备要操作方便,且便于维护、保养。(5) 要求UPS电源具有高度的智能化,通过RS-232接口,配合UPS智能监控软体可与电脑进行通讯进行软件控制,能实现网络管理功能,能实现远程监控功能。4.4 防雷接地系统4.4.1 系统概述建筑弱电系统是由许多复杂的高密度组装的电子器件以及高精密的外部设备组成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接地系统也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防护:(1) 电源线路系统防护;(2) 通信线路及设备的系统防护;(3)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4.4.2 系统组成(1) 电源线路系统防护;(2) 通信线路系统防护;(3)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4.4.3 设备选型应考虑到的主要参数最大持续运行电压(AC),冲击放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电压保护水平,保护模式等。4.5 综合管网系统4.5.1 系统要求(1) 垂直桥架尺寸安装在弱电竖井内,自下而是,贯通整个大楼,桥架应固定在墙面上,要求桥架为全密封结构,可通过锁扣开启盖子,桥架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栓连接,桥架底面要求冲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