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66070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细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节细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节细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细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细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 细菌学习目标;1. 能够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教学重难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设计教学过程一 温故而知新1. 配置培养基来培养细菌,各种培养基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是( )A. 无机盐 B.琼脂 C.果冻 D.白糖2.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B.空气中没有漂浮的细菌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D.细菌不能使肉腐败3.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 B.细菌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4.判断(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

2、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一定需要氧气 ( )(3)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在环境中不存在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地方 ( )二 走进新课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制成了显微镜,使世人知道细菌的存在。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 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向世人证明了 不是自然发生的。2.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 或 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3. 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它靠形成 来抵抗不良的生活环境。4. 细菌具有 、 、 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然有 ,但没有成形的 。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依据细菌外部形态不同,大致可分为 、 、 。5. 大多数细菌没有 ,不能将 合成为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三

3、巩固学习1. 巴斯德在1864年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 )A. 细菌是由有机物变化而来的B.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C. 使有机物腐败的细菌原来已经存在,可通过一定途径传播D. 细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2. 细菌细胞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没有叶绿体B. 没有细胞壁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没有叶绿体和没有遗传物质D. 没有细胞膜和没有叶绿体3. 下列结构中,细菌必有的是( )A. 芽孢 B.荚膜 C.细胞壁 D.鞭毛4. 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后,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落,这一过程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A. 产生芽孢 B.细胞生长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

4、殖5. 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中叫( )A. 接种 B.种植 C.培养 D.接合四 课外作业1. 细菌分布广泛,其主要原因是( )A. 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细菌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特别强C.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细菌个体较小,易于存活2. 有关细菌的形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杆形 B.卵形 C.球形 D.螺旋形3. 龋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贪吃导致对牙齿的磨损过度 B.牙齿中缺钙、易损坏C.口腔中微生物分解食物产生有机酸,它会损坏牙齿D.刷牙太勤,牙膏中的化学物质对牙有害4. 下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

5、意图,请据图回答; (1) 请写出A、 B、 C、 D、 E、 F 各代表的结构名称(2)D对细菌具有一定的 作用,B能够 ,可以帮助细菌 (3)在细菌的这些结构中, 和 是它的特殊结构5.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 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 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

6、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B腌制法C脱水法 五 链接中考1. (2011 山东)2010年8月14日,在印度发现有些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的超级细菌。这中细菌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其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于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 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C. 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使用抗生素D. 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 (2011 广西)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取2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后,标记为1号、2号第二步;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10分钟后加盖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1、2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上述实验中,如果1号培养皿出现细菌菌落,2号培养皿不出现菌落。说明; 。(3) 本实验设计中,设置2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六 课堂反思1.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2. 还存在什么疑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