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66019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雪图备课教师 李贤超 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万籁俱寂,咯吱,嗬,极目远眺,粉妆玉砌,掷雪球10个生词,达到正确流利地认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2.学习书写簌,籁,做到写规范,正确,同时渗透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4.抓住描写雪后美景的语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难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谜语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

2、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一),学习字词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3,给生字扩词.4,比较形近字.瑞端;眺挑逃桃;掷郑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二),整体感知课文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2,全班齐读.:课堂检测理解课文内容,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乱入梅花看不见.)二,出示课件,欣赏雪景说一说,欣赏了雪景,雪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认识这场雪的特点A.雪大.1.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雪大的句子,画上横线,然后组

4、内交流.2.找得快的同学,尝试读一读,看能不能把雪下得大的气势读出来.3.汇报交流.(以中等生,学困生为主)4.指导朗读.(1)这么大的雪,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 (优等生)板书:听,看(2)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 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优等生.评价后介绍方法,全班齐读)(3)指名朗读描写雪大的句子.(中等生,学生评价)(4)为了把雪大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在朗读时应该突出哪些词语.(学困生,中等生)(5)分男女生朗读.B.景美.1.出示课件:(1)自主学习,找一找,画一画,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 (2)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2.自学

5、.3.汇报交流.(1)由中下生汇报,(2)由优等生补充.(1)推开门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颜色美)(2)看近处银球儿(形态美,静态美,挖掘叠词,儿化音的妙用)(3)一阵风彩虹(动态美)4.指导朗读:(1)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怎样通过朗读,通过我们的声音表现出来 (2)指名(优生)配乐朗读.(评价)(3)拓展: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师评价)C.人欢.这么美的景色,最喜欢的首先是孩子了,他们的心情如何 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孩子们是快乐的,可是他们绝对不是最快乐的人,谁是最快乐的人呢 读完了下面的资料你就知道了.出示补充资料: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并不迷

6、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冰雪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小结:当时是1962年,我国接连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在这样的情况下,望着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农民伯伯们看到这场雪,会说什么 五、课堂检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项做一做.1.写写本课学会的生字.2.仿照瑞雪图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丰收图为题,写一段话.课外作业搜集资料,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板书设计.,第一场雪雪前:骤然变冷 一读:呈

7、现画面雪中:纷纷扬扬 二读:品词品句雪后:雪大景美人欢喜爱 三读:领悟情感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 四读:以情带读 下雪的早晨 备课教师 董丽敏教学目标1.诗歌叙述的是在一个下雪的早晨,诗人想起夏日树林里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尽情玩耍的情景;体会诗人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向往。2.诗歌的韵律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渗透对诗歌意象、意境解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灵感,创编诗歌,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4.读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的情境,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设计思路教学中,力求体现“初读感悟入诗境、悟诗情抒发诗情即兴创编”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畅谈感受1.先听教师描述,再观看雪的图片,学生畅谈感受。2.揭示课题:下雪的早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渲染情境,再现情景,将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中,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思,激发求知的欲望。二、初读诗歌,整体感悟1.“这是个怎样的早晨?”,学生自由朗读诗歌。2.学生反馈。3.指导朗读“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1.“在这雪花飘飞的早晨,诗人想到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朗

9、读诗歌。2.学生反馈情况。3.(出示夏天树林的图片)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会做些什么?4.出示描写小孩的诗句,让学生自由读读,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孩?”“你从哪里感受了”。让学生自由畅谈。6.指导朗读“一个小孩,赤着脚”。7.全班朗读 “看着雪花在飘飞,我想得很远,很远”。8.想象:“此时此刻,这个小男孩会在哪里呢?”9.“诗人觉得小孩会在哪里呢?,全班朗读第三小节。诗歌意境幽微,有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诗,最要紧的是透过诗句唤起诗情,走进诗境,学习、积累诗的语言。重朗读而“不求甚解”,便于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领悟诗的意境;熟读成诵,是促使学生语言内

10、化的最佳途径。三、品读诗歌,升华情感1.想象:你认为这个小男孩是谁呢?2.为什么诗人会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四、自由创作,走进意境我们常常在冬天想着夏天,在夏天想着冬天,你有这种经历吗?请你把想象的事情写下来。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在充分地听、说、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练一练笔,体验写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诗歌,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下雪夏天的树林安静,洁白 小孩天真,活泼喜悦和期盼语文天地 备课教师 李贤超 第一课时:我的摘录笔记 读一读 一、我的摘录笔记。 1、总结近一段摘录笔记的情况。表扬坚持做摘录笔记的同学。表扬动脑筋作摘录笔记的同学。 2、交流摘录笔记。

11、(1)读一读别人的摘录笔记,学习别人的优点。 (2)帮助同学查找笔记中的问题。主要是错别字的问题。 (3)把检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二、读一读。 1、读诗句。 2、介绍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梅。 3、领会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诗人是怎样来写雪的。 4、抄写诗句。 第二课时: 开卷有益 深山风雪路 一、课前谈话,交代学习目的。 今天,我们学习深山风雪路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依靠同学的自学,二、默看课文,弄懂生字词。 1、学生默看课文,划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找同学老师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三、理清脉络,理解课文。 1、出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谁,一件什么事? ( 2)课文哪些

12、地方最让你感动?你要推荐哪些词语或句段。 2、带着思考题,再看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3、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老师或同学。四、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好词好句。五、总结学法,举一反三。 刚才我们自学时经历了哪些步骤。你在哪个步骤花的时间最长? 笔下生花 写学期总结 一、看例文,明白什么是学期总结。 1、学生看例文,说说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2、总结:(1)内容比较单一;(2)没有对过程的描述;(3)分条列出。二、指导总结的写法。 1、专题总结和综合性总结。 2、突出学期的概念。 3、想一想,自己本学期在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进步最大,确定写的内容。 4、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进步或做过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经验,分条列出。 5、找出在此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或今后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等。三、写总结的格式。四、动笔写总结。五、交流自己的总结,师生评议。六、誊写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