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65827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55ja_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从容说课】本节内容是以河流地貌为案例来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中运用图片和动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把三种侵蚀的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讲清楚。让学生展开讨论,沟谷和河谷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使之明白,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如果有稳定的水源,则沟谷就会演变成河谷。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事物的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而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哲学道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

2、变关系。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教学重点】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编辑好的作业及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

3、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板书)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涮作

4、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呢?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象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生:“V”字型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出示图片“长江三峡”】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

5、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出示图片“长江荆江河段”】(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公里,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公里长。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

6、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究竟区别在哪里呢?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

7、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师:分析得很好!请读课本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

8、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P84活动】(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师:从张家界

9、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活动探究】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主要有 溯源侵蚀 、 下蚀 、 侧蚀 。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A. 流水沉积作用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答案:C3、下列地貌由河流侵蚀作用而成的是A、北美五大湖 B、挪威峡湾海岸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 D、科罗拉多大峡谷答案:D4、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

10、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答案:A(第二课时)新课导入【出示图片“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师:同学们,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生:“三峡”是河流侵蚀地貌,“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师: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的侵蚀地貌,今天我们来一起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另一种塑造作用河流堆积地貌。(二)河流堆积地貌(板书)师:我们知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那么,这些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到哪里去了呢?生:被河水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师:很好。请看“河流堆积地貌图”,仔细观察并说出在河流流出山区的谷口处、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个地区,分别形

11、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为什么?(生讨论)生1:在山区的谷口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较陡,河流或季节性的洪水在山区内水流速度很快,侵蚀作用剧烈,携带着大量砾石和泥沙。但当水流流出谷口时,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水道也变得开阔,因而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使得水流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洪积扇或冲积扇。由多个冲积扇或洪积扇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师:分析得很好!总结:(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过渡)让我们来看看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又形成了怎样的堆积地貌呢?生2: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而侧蚀作用较强。由于河道弯

12、曲,使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当洪水季节到来时,河漫滩被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师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过渡)我们了解了河流的上游、中下游的堆积地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河流的入海口,发生了怎样的堆积?生3: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当河流入海时,如果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

13、的三角洲平原。师总结:(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生阅读P86案例3“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理解为什么黄河三角洲非常发育。(总结)黄河三角洲含沙量大河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P86活动】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在平原的西部地区(太行山麓)是由洪积物和冲积物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上方面的差异才很大的。其次,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山前倾斜平原以东的地区容易盐碱化,关键原因在于地质低洼,夏秋季节积水,加之沿海地区受海水浸渍的影响,因此黄淮海

14、平原土壤多盐碱,生产力低下。(参考答案)黄淮海平原的不同地貌单元,由于地势地貌特征不同,形成的土壤的水分条件和土质差异很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排水性良好,不易盐碱化,多为高产稳产农业区。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涝灾。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土地生产力一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滨海平原地区地势极为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组成土壤的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量达1%3%,只能生长盐生或耐盐性强的植物。因此,这里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主要分布区。(过渡)

15、同学们,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哺育着我们人类文明,请同学们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各属于什么大江大河的流域?(生)中国黄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师:很好!是河流孕育了我们人类文明,河流地貌对人类的聚落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中,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出示图片“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师:同学们请思考讨论,青藏高原上的聚落为什么沿河谷伸展?这与那里的自然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生(讨论回答):青藏高原由于海拔很高而寒冷,土壤贫瘠。而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相对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所以这里是高原地区理想的人类栖息地。师:分析得很好!请看下面一幅图片。【出示图片“中国南方山区聚落”】师:请大家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在山区人类聚落多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