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6525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的业务形式创新以手机银行为例“每一次信息革命都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机遇,最早从电话 开始,后来是互联网,这次是移动互联网,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对 金融行业来说到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在2008 年末移动互联 网国际研讨会上,最早受益于互联网的招商银行表示,移动互联 网带来的手机支付将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基于手机 银行上的移动支付、理财、投资,处处都潜藏着营销的新机会。 随着 3G 的成熟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相信手机银行业务将 给电信运营商、商业银行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而移动银行 极大的便利优势,也将推动整个市场的消费革命。什么是手机银行手机银行,也可称为移动银行

2、,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 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 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手机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 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 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 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 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 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手机银行的商业模式IT手机银行相对于网上银行等其他电子渠道而言,其商业 模式有自身的特色。网上银行和其他电子渠道无论从系统的 建设还是业务的推广,基本都由银行来承担。而手机银行业 务,在系统的开发、运行和市

3、场营销等方面都要涉及到与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与此同时,很多 厂商,在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经营短信业务的过程中,逐 渐认识到手机银行服务对于客户的价值,看到了此类业务存 在的可能利润空间,希望在此业务上与银行、移动运营商合 作。手机银行具体的商业合作模式是:银行向第三方运营商提供金融服务的接口;移动运营商向第三方运营商提供通信 接入;第三方运营商提供服务平台,并协调与银行、移动运 营商的关系;三方面共同进行市场营销,并共同分享手机银 行带来的增值利润。而用户则利用终端制造商提供的便捷终 端通过移动互联网登录这个服务平台并进行金融交易。我国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手机银行业务并非

4、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早在 1999 年, 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 银行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移动运营商合作,先后推出了 基于 STK 方式的手机银行,却无一例外地承受了失败之痛。 随后,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似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 绳”,对手机银行不复有当初一哄而上的热情,任凭 IT 厂商 如何起劲地推销 WAP、 KJava 、可以通过 OTA 更新菜单的 STK 等技术,也仅有部分商业银行尝试在小范围内试点,应用效 果不尽如人意。按照 (CRC )的统计,到 2002 年底,全国移动 银行用户不到 14 万,仅仅占到两亿移动电话用户的 0.07% , 月交易

5、量 15 万次,相对于移动电话的用户量和商业银行的结 算量,用“九牛一毛”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市场 的成长以及日韩等国在移动支付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我 国大规模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时机已趋成熟。首先,手机银行业务技术的发展为交易的安全性及用户 体验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手机银行的实现技术,从最先采用的基于 STK 卡的短消息方式,到 WAP 方式、基于信令 通道的 USSD 方式,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到 2.5 代又出现了 KJava 、BREW 方式。而且随着移动运营商业务的开展,手机联 网的成本越来越低,网络越来越可靠,手机银行已适用于大范围、 标准化

6、的应用。其次,手机银行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简单易行、避免现 金交易的手机银行相对于传统的窗口业务形式具有高便捷性 的特点,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金融业务, 对用户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知名咨询公司 Informa 对电信和媒 体行业的预测显示,移动支付(手机银行业务之一)的全球交易 总价值将在未来 5 年时间内增长 12 倍,到 2013 年,将有近 3000 亿笔,价值超过 8600 亿美元的交易是通手机进行支付的。到今 年7 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6 亿户,手机网民数达到 了 6000 万,手机业务优势凸显。另外,根据上海电信提供的数 据显示,2009 年中国手机支付的规模

7、将会超过 19 亿元。总的来 说,在手机上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以及手机支付这样的业务,它的 市场基础已经基本具备了。在国内市场上,手机银行业务也逐 渐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国内两大移动运营商频频出招,不 断加强在此领域的渗透力。去年,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联通 开通了基于 BREW 平台的手机银行业务, 而中国移动也进一步 拓展了手机银行的合作范围,与中国工商银行联手推出了基 于短信平台的移动银行业务。再者,手机银行在其它国家已有成功发展的先例,中国可以 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在移动通信发达的日本和韩国,手机银行 已经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2002 年 12 月,韩国拥有 2900 万移 动互联网用户,使移

8、动商务市场成长为 1.3 万亿韩元的市场。 移动支付市场从 2001 年的 785 亿韩元增长到 2002 年的 2130 亿韩元。而且许多欧美国家也在积极地推进手机银行这种新 型支付方式。手机银行带来的影响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有其独特的优势,也会对金融业的 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引起整个市场的消费革命。手机银行是金融业和通信业融合的集中体现,它将促进各 产业之间资源的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链,催生出一系列的增值 业务。只要做好营销模式和商业创新,用户就可以利用手机银行 购买各类地铁车票、影剧院入场券并可通过自动验票机,还可购 买飞机票并通过机场专用通道,从而省去办理手续等步骤。可在 街头自动

9、售货机购买饮料,可在卡拉 OK 厅点歌服务等一些便利 支付服务,这些都是通信和金融融合后,实现的新的增值业务。 通信业和金融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就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通过更 多的增值业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更高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手机银行可以降低其经营成本,例如, 把一些非赢利的服务、如公共事业费的柜台代理过渡到电子支付 平台。当然,更为直接的好处是,每完成一笔交易,用户得交出 一笔“佣金”,分别为移动交易服务提供商、银行卡发卡机构、 交易处理机构、银联所“瓜分”。其次,手机银行降低了商业银 行的信息生产成本,使银行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以较低的成本为 用户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手

10、机银行的独特 业务优势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展自己的业务。目前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抢滩大城市,争夺大客户,这几 乎成了一致的战略。在传统领域,中小银行想要超越大型商业银 行,可能性太小,但在信息化领域,传统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并 不明显,中小银行可以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式发 展。手机银行业务推广中的问题尽管手机银行业务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优势,但是它在推广 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质疑。首先是消费者业已形成的支 付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次是手机银行的安全性问题,这 也是影响消费者是否选择手机银行进行支付的关键因素;再者, 是手机银行的主导权问题,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必须在银行、移 动运营商

11、、第三方运营商等各方的配合下进行,这就涉及手机银 行的主导权问题;最后,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都受政府 金融管制政策的影响。移动运营商在推行手机支付的过程中参与 了货币的流通,触及了国家金融行业的敏感神经,政府对此采取 怎样的政策将极大程度地影响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个人的看法。首先,手机银行的支 付方式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要求,只要银行和 移动运营商各方密切合作,积极引导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它会逐 渐地为大众所接受。其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 及相关部门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重视,手机银行的交易风险必然 会不断降低,逐步接近于传统的业务形式。第三,手

12、机银行本 质上是一组移动业务与银行业务的整合,而银行是该业务的 直接提供者,银行了解客户需求,拥有客户资料,因此银行 在这个业务链中会逐步掌握主导权,移动运营商的作用主要 还是为业务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第四,手机银行业务 是商业银行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一大体现,符合政府积极推进 信息化建设的方针,而且商业银行掌握手机银行业务的主导 权,方便了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相信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移动互联网体 现着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便捷地获取信息的理念。作 为金融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手机银行带来的是金融 业经营管理模式,业务运作方式,经营理念,风险监管等一系列 重大变革,它将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金融一班 2008310124 林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