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64890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设计风格与文化的探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整个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都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一、风格与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铬先生说到“每一个建筑都得个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其独特风格的原因。”室内设计风格

2、的形成,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的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一种风格和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多元化,兼

3、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为一体。在十几年室内设计的实践中,对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对主要表现的装饰内容的风格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风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发展、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气候物产、地理位置)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个人或群体创作构思,其中包括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结合,从而赋于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

4、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等)溶入我们所设计的具体装饰工程中去,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二、实践中的体会在此列举较为典型的两个装饰工程实例:一为中国传统风格的“北京九华山庄”;一为近百年欧洲新艺术派风格的一类保护建筑“哈尔滨龙门大厦贵宾楼”,以总结、剖析在实践中如何将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风格与文化的结合,从而达到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以及创造出理想的文化氛围和使人震撼、愉悦的空间。1“北京九华山庄”装饰工程坐落在北京小汤山温泉疗养区的“九华山庄国际保健俱乐部”地处

5、龙脉,上风上水,为明清两代行宫旧址,占地40万,建筑采用皇家园林的设计风格,环境清幽雅致,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集保健、会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度假乐园。我公司承建的是整个“九华山庄”的核心部份的室内设计与装修施工(俗称“五大殿”)。五大殿由主殿和四座偏殿组成。主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设计为丁字形。在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对功能及空间组织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在功能分区上以大堂所在中间正殿为中轴线,咖啡区及总台接待区分为两侧,多功能厅在后殿,餐饮区、医疗保健区分别在左右殿,线路清晰,功能明确。殿内装饰设计遵循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表现手法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使室内环

6、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我们把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加以归纳整理,让繁琐的雕梁画栋符号化,让久远的历史文化气息隐隐在地面,天花及四壁中流淌,通过意会达到交流,产生一种不可名状,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与充满生机的新鲜感。由此我们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檩椽、柱式、栏杆、垂花、雀替、挂落、抱鼓、美人靠等,以美的联想,严谨的法度,对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了艺术形象的重构,对传统造型中的线的表象提炼加工,变的简洁、挺拔,对具象的元素处理,升华为抽象的符号。大堂主墙面迎门而立的壁画,表现了伏羲女娲的形象组合,用青铜铸造,古风颇浓,与光滑的墙面形成对比,夺人注目,体现出“天人和一”的哲学观念。两侧横梁用印

7、度红石板贴成,石板上凿有古代图案夔纹与凤鸟纹,形象优美古拙,配合设计所选用的各种装饰材料,经过工匠的精雕细刻,达到了传神的效果。“九华山庄”装饰工程是我们把握具有传统风格的神韵又富有时代感的较成功的作品,在此工程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中国民族文化和艺术追求神似,追求意境,表达含蓄与神秘,在博大精深的巨大文化遗产中,汲取中国传统风格及文化的“神韵”,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以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风格有机的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此项工程的作品图片编入建设部主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装饰作品集锦大型画册,并参加了中国首届建筑装饰成果展览,编入中国建筑装饰优秀作品选集一书。2“哈尔滨龙门大厦贵宾楼”装饰改

8、造工程历史沿革该建筑始建于1901年,1903年落成,为中东铁路宾馆,也是当时最豪华的宾馆。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一度改作临时野战医院。1905年为沙皇俄国护路军司令部。1906年为沙皇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1907年改为沙皇俄国军官俱乐部。1921年成为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办公楼。1926年5月开始第一次大修改造,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工务处承建,1927年11月竣工。1935的满铁接收中东铁路后,于1936年6月对这座建筑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1937年改名“大和旅馆”并正式开业。(当时东北三省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处均称“大和旅馆”的建筑)。张学良将军,爱新觉罗溥杰等政要曾下榻此处。194

9、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接收东北铁路的干部大部份住在这里。1950年该建筑划归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接待来华苏联军事专家的专家楼。1968年归还哈尔滨铁路局,初期为铁路医院,同年末改为铁路局招待所,并确认为一类保护建筑。1983年10月改称哈局第一招待所。1989年恢复哈局招待所名称。1995年6月并入龙门大厦。1996年9月开始历史上第三次大修改造,由我公司负责设计,承建任务,改名为龙门大厦“贵宾楼”。我们本着保护历史,继承文脉,创造时代精品的原则,使这座哈尔滨最早的豪华宾馆成为哈尔滨市政府拯救重点文物(索菲亚教堂修复,中央大街改造)的又一举措,溶入抢救城市文化的主旋律之中。设计思

10、想由于历史的变迁,该建筑的原始技术资料已荡然无存。我们组织了专家对建筑的现状做了测绘,对建筑结构体系,质量做了全面鉴定,形成了测绘图集和结构检测报告,其结论意见是:“该建筑已使用90余年,由于使用单位对房屋维护较好,目前基本保持完好,不存在致命损伤,在今后的装修工程中,除局部需对其加固修缮外,主体结构基本不需要做较大的翻修,预期今后在4050年内,仍可安全使用。”据此结论意见,我们在对原建筑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探讨,并请有关专家论证,认为此次改造装修要十分慎重,应本着尊重历史,完善功能,努力保持原建筑的艺术风貌,认真发掘蕴藏的文化内涵,体现“风格修复”的设计思想,使其再现历史辉煌。该建筑

11、是20世纪初哈尔滨出现的一批具有新艺术派建筑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之一。楼高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黄色粉饰墙面,仿石粉饰的壁柱、阳台、簷口,门窗套等带有新艺术派建筑特征的曲线轮廓和纹样,篷架簷部铸铁纹样,钢架彩色玻璃的入口雨棚,尤其是铸铁支柱顶端与蓬架连成一体的树技形支撑,更显见新艺术派建筑处理的特色和装饰手法。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正当学院派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盛行之际,一个试图摆脱旧传统束缚创造新形式的新建筑运动已经兴起,哈尔滨出现的新艺术派运动处理手法几乎遍及种

12、类型的建筑物,故哈尔滨享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诞生的这座建筑,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几经变迁,功能异变,有些已面目皆非了。这次工程设计本着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的原则,在解决老建筑增添中央空调、消防、计算机管理等系统的现代化设备设施的同时,着重解决各系统所占有的空间和保持原有风貌及各类艺术造型的矛盾,充分发挥设计人员智慧,使这次难度相当大的改造装修工程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和对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在主要的公共空间恢复第二次大修改造时的平面布局,既1935年满铁接收中东铁路时改

13、为“大和旅馆”的时期。室外建筑保持原有风貌,对已经残损部份加以修复、粉饰。在宾馆的公共空间内,保留了相当一部份代有新艺术派特征的装饰及构件,做旧如旧,如铸铜转门,理石壁炉,欧式木结构拱券造型,充满西伯利亚情调的木装饰,具有巴洛克,文艺复兴特征的木门及雕刻精美的木制构件,极具审美价值的石膏浮雕纹样,金属铸造的楼梯扶手和罗马陶立克柱式等,面对这些倾诉着历史沧桑而又意犹未尽的物体,这些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在各自历史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外观霄壤之别但又魅力不减,令人叹为观止。为了达到整体设计思想,在施工中对已经残损部份及新调整布局而需要贯穿连续的部份采用按原风格手法复制,严格按尺度比例制作,达到了以假乱真

14、的视觉效果。对雕刻精美的石膏纹样采用拓版的方法,尽最大努力恢复本来面目。在整体装饰风格统一和谐的设计思想指导下,具有典型特点的金属饰物,木雕造型,灯饰、招牌、铁艺制品、布艺、绿化等均为营造气氛、情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苏联巡回画派的代表人物列宾、希斯金、列维坦、苏里柯夫等画家的风景、人物肖像的油画点缀其间,更增添环境和谐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项工程的完成,是对保护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探索,是风格与文化的研讨。作为文化结晶物的文物建筑之所以魅力永存,实因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意义和人们心理所产生文化价值的判断和看法。该项工程已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对如何促进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其产生的

15、历史、人文、文化的作用,推动建筑文化、旅游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此项工程已获得装饰界最高奖项“全国建筑装饰奖”。三、哲学观点与理念创新哲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既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在否定的前提下,再有一个新的突破。设计人员要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一“二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哲学原理,赶在别人否定之前先否定自己。因为市场和设计理念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创新的成果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今天的成果不一定是明天的成果,你不打倒自己就会被别人打倒,而与其让别人打倒,不如自己先打倒自己,只有不断地自己打倒自己,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打倒。设计这个行业近乎无规则的游

16、戏,而这种哲学观点接受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设计人员总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最完美的,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其实当一个好的设计受到欢迎的时候,就说明很快要被别人超越了,而且别人怎么超越,你永远不会知道,如果想处在一定的领先地位,那么就得创新,不断否定自己,使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成果永远走在前面,别人只得处于模仿,而你自己已经向更深的层面去研究探索了。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前夜,时势造英雄,这些人大多游离在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边缘状态,正是利用这种多元视野和通识之才,当机遇来临时,他们能够以超凡的智慧和胆魄做出开创性的事业,从而为后人搭建起一个全新的平台和道路。生活的辩证法总是这般简单而又无处不在,往往越是急功近利的人越得不到想要的,而越是一步一个脚印,积极进取的人,越容易达到自己追求的境地。从设计的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