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日本2.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64678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 日本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五节 日本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五节 日本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节 日本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 日本2.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东南亚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第二课时。 我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 教材内容:东南亚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2. 本课地位: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地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能力,为今后区域地理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材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3. 教学目标: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确

2、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自然景观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东南亚地域特色及旅游业。 能力目标:(1).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东南亚主要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市。(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中南半岛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部的影像。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分析地形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树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再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因而确定重、难点为:1教学重点:中南半岛的河流与城市分布特点。因此,我把它确立为教学重点。 2

3、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部的影像,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部的一般规律。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能力较难理解,因此,我把它确立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亚洲和日本之后,基本熟悉学习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如何应用基本方法进行其它地理区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三、 学法分析:1.引导学生根据以掌握知识和读图方法,分析图,尝试 独立的从课文和各种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2.讨论分

4、析学习法,指导学生在中采用讨论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3.课堂上启发学生与教师互动,思考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四、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地图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3.集体讨论法: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新马泰”旅游引入,请学生代表扮演导演角色简单介绍东南亚的旅游资源,目的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东南亚地域特色的印象。教学环节一:热带旅游圣地多媒体图片展示东南亚的旅游景点,说明由于东南亚的位置和热带气候导致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丰富,了解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旅游收入已成为

5、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图片播放,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二: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出示东南亚地形图片: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图上认知东南亚的地形,并在图上找出这一区域的主要河流,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认知这些河流和中国的渊源;找到东南亚各国的首都完成材料活动题。思考与讨论:1中南半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2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教学环节三: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综合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关系。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地方法,从感性上认识东南亚。教学环节五:巩固训练1.下列东南亚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泰国 B.柬埔寨 C.老挝 D.缅甸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使( )A.怒江 B.湄公河 C.萨尔温江 D.湄南河3.发源于中国,流经中南半岛的河流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红水河红河 B.金沙江萨尔温江 C. 澜沧江湄公河 D.怒江伊洛瓦底江教学环节六: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1.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热带旅游圣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