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63930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姿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姿势》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最后的姿势主备学校:镇江市南徐小学 审核:实验片区六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文章编入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他对学生的无私大爱。本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不光有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凹”的笔顺。联系语境理解“诠释、绘声绘色、生死攸关”等词语。3紧扣课题,调用已有经验,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5. 通过提供的资料,了解在地震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并练习概括。【学习重难点】1. 紧扣课题,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第一课时 作业评价

3、 【课时目标】1. 检查预习情况,读通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读音和字形,掌握“凹”的笔顺。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 初读课文,从正面描写中感知谭千秋对家人关爱、恪尽职守、对学生有无私大爱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字词学习(1)读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和课文,注意读音,再独立选择正确读音:洗漱(s sh) 吱吱(z zh)声 坍(dn tn)塌 着(zho zhu)想 深凹 (o o) 地震(zhn zhng)(2)想一想,“凹”字该如何书写?“凹”的笔顺 (3)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有加点字的先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2

4、.读课文(1) 请大声朗读课文2遍,做到正确、通顺。 家长评价 (2)这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呢?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提示:抓住课题质疑读文是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之一)二、课堂助学1. 导入新课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地震,将四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让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可是有个人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板书课题)这个人是谁?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1)这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呢?(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能用

5、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2)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4.合作探究:从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谭千秋?(1) 出示学习步骤: 第一步:默读课文17小节,用“ ”画出直接描写谭千秋(如语言、动作)的语句(即对谭千秋的“正面描写”语句)。第二步:用心默读所画出描写谭千秋的语句,圈出让你有触动的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写在旁边。第三步:把画出的语句中最感动你的句段读给同桌听。第四步:用“-”画出

6、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 学生自主学习。(3) 全班交流: 正面描写交流:我画出的直接描写谭千秋的句子是“ ”。这是对谭千秋的 的描写,从“ 、 ”这几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他 。(描写句段略) 出示地震场景描写,体会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的作用:“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此时此刻的环境描写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写出情势万分危急、侧面烘托出谭老师的沉着镇定、奋不顾身、无私大爱)(4)指导朗读。(5)学法小结。三、当堂练习1、比一比,再

7、组词漱( ) 撼( ) 诠( ) 凹( )嗽( ) 憾( ) 全( ) 凸(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本片段描写中“立即”和谭老师“ 、 、 ”三个动作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谭老师 ;文中“整栋楼房摇晃”之际,我们还从谭老师当机立断的语言“ ”感受到他的 。这是人物的正面描写,是通过 、 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二)“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这是 描写,写出了 ,侧面烘托出谭老师 的品质特点四、巩固练习:1.片段描写:那

8、一幕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在眼前: (要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2.搜集当年抗震抢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如:“折翅雄鹰”双“翼”护佑两学生的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教师张米亚用身体为孩子挡住水泥板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教师翟万容舍身救出十余名学生的什邡市师古镇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第二课时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 紧扣课题,品读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体会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理解命题意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 根据拼音写词语。午

9、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 sh(),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o xin()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i x()。2. 按要求摘录句子,并写写自己的感受:在生死攸关之际,谭千秋老师是怎么做的?请摘录有关句子回答:救援人员说: 获救学生说: 一位老师说: 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二、课堂助学1. 导入2. 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一: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出示学习步骤:第一步:浏览全文,想想文中几处描写了谭老师“姿势”,用“”画出来。第二步: 用心默读“最后的姿势”描写句段,圈出其中最打动你的词语,用一两个词语写出打动你的理由。第三步:和同桌交流一下,“最后的姿势”究竟是怎样的姿势

10、,你是怎样理解的?(2)自主学习:(3)全班交流。“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文中在6、8两小节课文中各有一处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出示6、8两节相关句子 品读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理解“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的含义。a 同学们,这“最后的姿势”是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的姿势。b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这是以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精神的动作命题,是谭老师形象的定格,更是谭老师精神品质的诠释,是对谭老师的歌颂与赞扬)理解课文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4. 合作探究二:课文810小节是舍身护生事迹之后内容,是否多余?(1)

11、学生自主学习:默读课文810小节,画出文中三个人物的语言,读一读,想一想,可否删除?(2)全班交流:文中三人分别说了什么?能否删掉?为什么?(侧面描写使故事真实可信,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语言中体会到他们眼中谭老师无私的形象及震撼,从侧面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壮举,伟大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5.小结拓展三、当堂训练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二)“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两个片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相同。片段(一)是从 直接描写了英雄行为;片段(二)则通过 的话语。从 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形象,片段中“ ”和“ ”两个词语,看出救援人员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四、巩固练习“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提示:抓住关键词“护住”、“最后的姿势”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