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62765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2运动的世界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新版沪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01知识管理1国际单位制概念理解: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_,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作为本国的_计量单位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m)还有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s)换算关系: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m109nm.2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有皮卷尺、_、游标卡尺等使用方法:刻度尺要放_,有刻度的一边要_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读数时要估读到_的下

2、一位;记录测量结果要有_和_;对于同一长度要用_的方法注意: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最后结果要带上单位说明:长度的测量除常规方法外,还有组合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等特殊测量方法3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钟、手表、机械停表等使用机械停表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先上紧_,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注意_;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4测量误差概念理解:_值和_之间总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产生原因: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减小方法: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_等方法注意:误差只能

3、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能消除的02基础题1(恩施中考)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 mm B8 dm C8 m D60 m2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8.4 s B38.4 s C3 min 38.4 s D3 min 8.4 s3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4下列工具中测量长度的()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有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6(安徽

4、中考)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7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 cm B3.25 cm C3.3 cm D3.5 cm03中档题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9如图所示,四个相似的计时器,成功记录下短跑时间的是

5、()AB CD10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 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A量程02 m,分度值1 cmB量程010 m,分度值1 dmC量程01 m,分度值1 cmD量程015 cm,分度值1 mm11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 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甲读数比乙更精确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12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阴霾天气,空气被严重污染,其中的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

6、肺部造成危害PM2.5是指细颗粒物的直径不大于2.5()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微米13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以上都不可取14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受潮而收缩,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长度时,结果是()A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B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C测量值是错误的D把木尺烤干后,就会避免误差15小明

7、手上有一个1元硬币,他对小刚说,这个硬币的直径应该怎么测量呢?如图所示为小刚的做法,小刚使用的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这个硬币的直径是_cm.16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如图所示,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填“甲”“乙”或“丙”),该铅笔的长度为_cm.17(来宾中考)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管理1测量标准法定米秒2.刻度尺正紧贴垂直分度值数值单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发条调零4.测量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基础题1C2.C3.A4.D5.A6.A7.B中档题8C9.C10.A11.D12.D13.B14.A15.刻度尺2.5016.乙3.5017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