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62307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甘肃省山丹县陈户中心小学:王 华 史晓霞歌德曾说过一句话: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你做一件事情不感兴趣时,你会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当你对它感兴趣时,你的态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个简单道理谁都懂,谁都面对过,但谁又认真想过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例如:为人父母的人都知道,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当他听到一段音乐后,会不自觉的扭动起来,这时家长会很高兴,会说到自己的孩子多聪明。其实所有的孩子都一样的聪明。因此在课程安排里语文

2、、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一、在活动中的生趣1. 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无处不在,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在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

3、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2. 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s=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发现和培养孩子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想象力是成功的关键。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

4、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3. 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二、在感悟中激趣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

5、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1. 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进行引导: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图形都说美,是数学中对称的神奇力量。从而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2. 感悟“趣”。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即使在苦在累也是乐而不疲。找有趣数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为了巩固计算方法,必须进行练习,但大量的练习往往枯燥乏味,有位教师充分利用简便算式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后,发现了规律,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计算的,纷纷进行笔算寻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让这些材料成为数学课堂中的有趣的教学资源。3. 感悟“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理由,如果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必将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深入分析中感悟。在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数学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理性。如小摊上转圈

7、摸奖活动,让学生运用概率的初步知识,计算后才知道中大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总是拿出去的钱多,回收到的钱少,揭穿了老板赚钱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用数学知识冷静的思考、分析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在辨证的思想中感悟。辨证的看待事物才能看出事物的实质,才能灵活的运用方法。如在教学小数和分数相乘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供了多种方法,有把小数化分数,同除以一个数后计算,分数化小数计算等等,然后共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合适,每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辩证的看每一种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在这一过程中用辩证的方法感悟到数学的理性。在探索推理活动中感悟。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本上提到了用

8、量角度数相加,剪角相拼和折拼这三种方式,然而这三种只是从操作上得到,因此有一定的误差,有学生对内角和是180度不信服,此时可引导进行推理验证。先出示长方形,用对角线分成两个任意直角三角形,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然后让学生探究任意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度,可将任意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360度,然后减去两个直角180度,正好等于180度。通过这样严密的推理,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学生对数学兴趣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慢慢的积累和影响,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的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会在数学中做出一些贡献。 做为现代的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更应该注意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这样,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联系电话:13830626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