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61282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医-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资料由09心理整理,如有错误,请自行改正。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1、 基因: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本单位,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编码具有生物功能的产物包括RNA和多肽链。2、 基因表达:即基因负载的遗传信息转变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包括基因的激活、转录、翻译以及相关的加工修饰等多个步骤或过程。3、 管家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组织细胞中和所有时间段都持续表达的基因,其表达水平变化很小且较少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如:GAPDH、-肌动蛋白基因。4、 启动子: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启动基因转录的核苷酸序列,是RNA pol 和其他转录因子结合的部位。5、 操纵子:是

2、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协调控制单位,包括有结构基因、启动序列、操纵序列等。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6、 抑癌基因:又称抗癌基因,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抑癌基因的产物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迁徙,起着负调控作用。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形的。7、 原癌基因:又称细胞癌基因,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中,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或低水平(限制性)表达状态,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受到致癌基因作用被活化而导致细胞恶变的基因。8、 核酸分子杂交:指核酸分子在变性后再复性的过程中,来源于不同但互补配对的的核酸单链(包括DNA和DNA,DNA和RNA,RN

3、A和RNA)相互结合形成杂合双链的特性或现象。9、 印迹:又称转印,是指将核酸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一定方式转移并固定至尼龙膜等载体上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类似于用吸墨纸吸收纸张上的墨迹。10、探针:是一种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核酸单链,通常是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11、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建立的一种对DNA进行高通量、大规模、并行分析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在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待测物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来对被测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12、RNAi:即RNA干扰,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通常由小分子RNA诱发的、能

4、介导基因沉默的机制,因其只要发生于转录后水平,故也称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13、克隆:即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1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15、载体: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16、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DNA重组,是指采用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并表达出新的性状,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或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

5、功能。17、基因诊断:是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18、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在特定靶细胞中表达该细胞本来不表达的基因,或采用特定方式关闭、抑制异常表达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19、基因组:泛指一个生命体、病毒、或细胞器的全部遗传物质。20、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6年率先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的,这一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及其作用,它的实施将会为认识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21、蛋白质组:即由基因组表达的蛋白质,是

6、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解答题1、 简述癌基因活化机制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1)启动子和(或)增强子插入:某些病毒基因不含v-onc,但含 有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成分, 插入c-onc的上游,导致基因过 度表达。 2)染色体易位与基因重排: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表达水平较 低,但当发生染色体的易位时,处 于活跃转录基因强启动子的下游, 而产生过度表达。 3)基因扩增:癌基因数量的增加或表达活性的增加,产生过量的表达蛋白也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4)点突变:原癌基因的产物通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点突变的结果使基因产物的活性显著提高,对细胞增

7、殖的刺激也增强,从而导致癌症。2、 试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答:PCR技术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1) 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一对引物、四种dNTP、耐热性DNA聚合酶以及含有Mg2+的缓冲液.2) 反应步骤: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步骤构成 变性(denature):模板DNA经加热至95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退火(annealing)(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

8、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形成杂交链。 延伸(extension):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约需24分钟,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如此循环30次,大约23小时后,新生DNA片段理论上可达到2n-1个分子拷贝。3、 简述Sanger测序法的基本原理答:又称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是目前DNA测序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基本原理:巧妙的利用DNA复制原理,利用ddNTP来部分代替常规的dNTP作为底物进行DNA合成反应。在DNA合成时,

9、一旦ddNTP参入到合成DNA链中,由于ddNTP脱氧核糖的3-位碳原子上缺少羟基而不能与下一位核苷酸的5-位磷酸基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使得正在延伸的DNA链在此ddNTP处终止。4、 比较Southern印迹和Northern印迹答:Southern印迹,主要用于检测基因组DNA。基本流程: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碱变性处理转印至尼龙膜烘干固定与探针进行杂交放射自显影检测。Northern印迹,主要用于RNA的检测。基本流程与Southern印迹类似,但RNA不需事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的处理,可以直接电泳,不进行碱变性,而是用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5、 简述

10、RNAi的作用机制答:经典的siRNA介导的RNA干扰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和效应阶段。1) 起始阶段:外源性dsRNA进入细胞后与Dicer酶结合,被剪切成更短的长度约2123nt的dsRNA,即siRNA。2) 效应阶段:siRNA与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结合,并被解旋酶解开为正义链和反义链。其中反义链也称引导链,能与靶mRNA互补结合,同时引发RISC对该靶mRNA进行快速的切割降解,从而引起目的基因的表达沉默。6、 在基因工程中如何选择所需要的载体答:选择标准:1)能自主复制2)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3)有克隆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

11、酶切位点,称多克隆位点4)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 7、 试述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答: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DNA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分述如下:1)目的基因的获取,可通过化学合成法、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PCR等方法获取。2)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根据实验目的和操作基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构建方法。3)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将外源DNA与载体通过DNA连接酶进行共价连接。4)DNA导入受体细胞,重组DNA分子导入相应的宿主细胞后,随着受体细胞生长、增殖而得以复制、扩增。5)重组体的筛选,根据载体体系、宿主细胞特

12、性及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表达情况,采取直接选择法和非直接选择法进行筛选,获得含有重组基因DNA分子的克隆。6)克隆基因的表达,相应的表达体系,包括表达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建立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等8、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基本任务答:HGP的基本任务可用四张图谱概括,即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基因图)、序列图。1)遗传图:又称连锁图,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作为“位标”,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需要应用多态性标志-RFLP、VNTR、SNP。2)物理图:是以一段已知核苷酸的DNA片段为“位标”,以DNA实际长度(Mb或Kb)作为“图距”的基因组图。3)转录图:是以表达序

13、列标记作为“位标”,实际上就是人类“基因图”的雏形,又称“cDNA图”或“表达序列图”。4)序列图:也就是人咧基因核苷酸序列图,是分子水平上最高层次、最详尽的物理图。这四张图谱被誉为“分子水平上的解剖图”或“生命元素周期表”,可见其重要性。9、 简述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答:1)对蛋白质组成(表达模式)的研究,主要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2)对蛋白质组功能模式的研究,主要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PS: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型:一、单选题:60个,每个1分范围在第一篇、第三篇、第五篇,着重第五篇(学习指导)二、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 范围请见上三、问答题:7分一题,8分一题,10分一题 范围请见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