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60985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思维的发展【育儿知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思维的发展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儿童思维的发展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所谓具体运算阶段,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意思。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教学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新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小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第一,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

2、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第二,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低年级儿童虽然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是和内部言语

3、的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儿童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儿童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的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感到很大的困难。又如,儿童已能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4、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当他们开始学习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就会感到很大的困难。第四,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逐步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转变点,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质变或说飞跃,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当然,其中也有可变性。如果教育适当,关键年龄可能提前,有的教育性实验报告就指出,这个关键年龄可以发生在小学三年级;反之,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年龄也可能推迟发生。小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丰富儿童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的经验,因为儿童的思维水平是在掌握言语和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教学和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的、简单的,从掌握言语和经验到思维发展是有一个量变质变过程的,而且这个量变质变过程又常常会由于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不同、儿童学习方法和个人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