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59762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宏观地表破坏现象,如右图所示。说出两种产生“地裂缝”的人为原因,并分析“地裂缝”可能带来的危害。(12分)【解析】“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受力不均所致,人为原因主要是开采矿物、地下水,修建工程所致。会破坏地表建筑、农田、道路等,进而危及到生命安全。答

2、案: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采矿、工程建设等。危害:毁坏建筑、道路;破坏农田;危及生命安全等。2.(2017甘肃联考)下图为我国某煤炭资源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1)简述煤炭资源开采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简析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煤炭资源开采中会破坏地表植被,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矿渣随意堆放,废水任意排放,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地下煤炭的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第(2)题,矿区土地复垦,要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利用,在塌陷区可采用工程措施,在裸露区注意采取生物措施,同时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答案:(1)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地面塌陷;

3、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出两条即可)。(2)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利用;对塌陷区实施回填、加固等工程措施;对裸露区实施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另外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农、牧、渔、家禽饲养业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待复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华北地区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以中低温为主,局部高温。但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利用率低、地热尾水直接排放、局部过量开采地下热水等现象。分析华北地区地热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解析】地热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和地下水的质量,地表水体的温度,地下水位的下降等

4、方面,答案合理即可。答案:地热水含有各种有害元素,尾水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地热水温度较高,尾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后,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水体的功能;地下热水补给缓慢且补给量小,若长期大量抽取地下热水而无回灌,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还会导致地热资源枯竭,并产生地面沉降或塌陷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几十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加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下图为我国珠江口附近海域污染分布示意图。描述图中海域污染

5、程度的分布状况、分析其分布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解析】本题首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先概括描述,再进一步说明。对于分布成因的分析,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农业退水作答。最后,考查海洋污染的应对措施,提高认识,减少污水排放。答案:分布状况: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大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分布成因:沿岸大城市的工业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垃圾的大量排放,沿岸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随径流进入海洋。治理措施:减少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提高废弃物的重复利用率、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制和法规。5.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增速最快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

6、省区市均有并网风电场,其中甘肃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二位。行走在河西走廊之中,戈壁滩上处处都是风能发电设备。然而在风电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试分析风电场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14分)【解析】由材料可知,风电场的建设给周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对戈壁的破坏、鸟类等生物的影响方面回答。针对出现的问题要从立法保护、规避鸟类迁徙路线、合理规划等角度采取措施。答案:负面影响: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及后期维护时,施工可能对戈壁造成破坏;风电开发运行后,可能对鸟类迁徙、繁殖和栖息等造成危害。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环境管理

7、水平,尽可能减少对戈壁和荒漠植被的破坏,加强环境执法和保护;尽量回避鸟类的迁徙路线及鸟类栖居、停留地,降低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生活的影响;做好规划建设和风险评估工作,使风电场的建设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6.(2017厦门模拟)山区道路建设中常因边坡深挖、隧洞建设产生大量弃渣,需要合理选择弃渣场,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下图示意太行山区和顺至邢台铁路工程建设中某弃渣场防护措施布局。简述该处弃渣场为防止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原因。(16分)【解析】由材料、图像可知,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在弃渣场下部有挡渣墙,可从建立挡渣墙可增加弃渣的稳定性;二是在渣顶栽植灌草绿化,提高拦渣

8、效率;三是渣面临坡侧设置排水沟和沉砂池,利于排水,防治水土流失。答案:渣场修建挡渣墙,原因:渣土疏松易流失,修建挡渣墙可增加渣土堆积量和稳定性;渣顶栽植灌草绿化,原因:利于提高拦渣效率;渣面(场)临坡侧设置截(排)水沟和沉砂池,原因:该弃渣场位于沟谷,雨季(特别是暴雨)地表水汇集易引发山洪,需要修建截水沟排水。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解析】结合材料、图示可知,锯泥生产加气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锯泥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可节约土地资源;锯泥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污染大气、水体锯泥生产加气砖可减少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可节省能源等。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