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芦苇的记忆1.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59568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 芦苇的记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 芦苇的记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 芦苇的记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 芦苇的记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 芦苇的记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芦苇的记忆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 芦苇的记忆教学设计 邾城街向东小学 余娟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叙述具体的事情来抒发自己对芦苇、对家乡的热爱。教学过程:一、读诗导入,质疑引入课题 1引读敕勒歌、静夜思、泊船瓜洲部分诗句,引出“故乡”。 2在作家樊发稼的眼中,故乡又是什么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初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情感。3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指名说,提出疑问。师:是呀,故乡的美景那么多,这长在沟渠旁、田埂上的芦

2、苇,怎么就让作者难以忘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17课芦苇的记忆,去感受作者对芦苇的这份情感。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芦苇的难以忘怀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想一想:故乡的芦苇为什么让作者不能忘怀?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第一组生词:芦苇 梦幻 摇曳 纯真 犹如 )指名认读,适时正音。(出示第二组生词:朴实无华 小心翼翼 欢呼雀跃 星月交辉 )开火车读,适时正音。(出示第三组生词:一片片 一簇簇 一朵朵 碧生生 绿油油)指名认读,指导发现词语的特点:都是ABB式的词语,并仿说几个;前面三个都是表示多的词语;后面两个都是表示“绿”的词语。3.检查句子的朗读

3、。(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第二句话) 将五个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指名读,交流: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从“一片片,一簇簇”体会芦苇的多;从“碧生生,绿油油”体会芦苇的绿;从“芦苇随风摇摆,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体会芦苇的勃勃生机。)配音画读,感受芦苇的美。(出示PPT动态芦苇图)(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名读,找出重点词:埋藏了一个冬天,芦苇的心情是怎样的?(迫不及待)指名读,感受芦苇 “迫不及待”的心情。交流:除了芦苇的急切,你还感受到了芦苇的什么特点?(从 “探”字中,感受到了芦苇的可爱。)齐读第三自然段。师:在作者的笔下,故乡的芦苇就是这样秀美,这般可爱,(板书:芦苇

4、美)作者难以忘怀的仅仅是芦苇的美吗?请同学们快速读剩下的课文,说说故乡芦苇让作者不能忘怀的还有什么?4.自由读剩下的课文,引导概括作者记叙的三件事情,并板书。(吹芦苇哨,折芦叶船,捉纺织娘)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小结:原来,芦苇给作者的童年留下了甜蜜的回忆。三、精读46自然段,感受芦苇带给孩子们的甜蜜与快乐。1.用心默读4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的这份甜蜜与快乐的,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出示自学提示)2.交流“捉纺织娘部分”片段 指名说找到的部分,出示“捉纺织娘”部分。找一找:纺织娘是什么样子?文中怎样写的?指名回答,强调:作者抓住了纺织娘身体、触须和羽翼

5、特点,仅一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纺织娘的外形,可见,写作时抓住事物特点非常重要!出示纺织娘图,交流:你对纺织娘还有哪些了解?文中找一找:捉到纺织娘后,孩子们是怎样做的?齐读整个6自然段,指导轻轻读。小结:作者还让纺织娘的歌声伴随自己进入梦乡呢!这是多么有趣啊,难怪作者说(出示最后一段话,一起读。)3.交流“吹芦叶哨”片段 交流:你们还从哪个地方感受到孩子们的乐趣?指名说。(出示第一句话)读中感受:芦叶可以当口哨吹的有趣和吹口哨的开心。交流:这个自然段中,还有让你觉得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部分吗?(出示完整的段落)从“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继续感受孩子们的快乐。齐读整个

6、自然段,小结:摘片芦叶就能吹出鸟鸣似的歌声,这是多么甜蜜的回忆啊,难怪作者说(出示最后一段话,一起读。)4.交流:“折芦叶船”片段 交流: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芦苇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指名说,并先后展示芦叶实物和各种芦叶船图片。交流:巧手一折,芦叶就变成了小船,你感受到了什么?文中找一找:孩子们是怎样制作芦叶船的? 指名说,并出示制作芦叶船的部分。交流:作者是怎样将制作部分写清楚的?指名说,学习写法:按照制作的先后顺序就能把过程写清楚。(出示放芦叶船的部分)交流:在这个部分,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从“光着小脚丫”、“欢呼雀跃”以及喊叫声“开船啰!开船啰!”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适时指导朗读,

7、在感受“欢呼雀跃”时,可配上动作来读。)课件出示船队,理解“船队”。交流:望着远去的小船,孩子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小结:与其说是放芦叶船,不如说放飞孩子的梦想,这是何等开心甜蜜的事啊。难怪作者说(出示最后一段话,一起读。)5.归纳写法:正是因为有吹芦苇叶、放芦苇船、捉纺织娘,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才让作者对芦苇、对故乡的那份情表达得真挚自然。这种通过叙述具体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的这种写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四、梳理全文,升华对故乡芦苇的情感。1.引读开头和结尾的自然段,了解“首尾呼应”。这有趣快乐的童年是和故乡的芦苇分不开。(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这记忆来自于芦苇的美景,来自于芦苇丛中发生的件件趣事(板书:芦苇趣)更来自于芦苇带给大家的快乐和难忘。(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引读)(出示开头、结尾自然段)小结: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了故乡的芦苇,都表达了对芦苇的难以忘怀与喜爱之情,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课件出示:首尾呼应)作者爱家乡的芦苇,其实就是表达了对家乡的爱(板书:爱芦苇 爱家乡)分男女生读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五、拓展延伸,再造升华 课下请你像作者一样,用你饱含的深情,诗一般的语言,加上有趣的经历,写一写你对家乡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